译后记
《十日谈》全译本初版于1958年的上半年,这次再版,对二十五年前的译文在利用原纸型的条件下,作了局部修订。
介绍这部名著,根据下列三种英译本转译:
1.潘译本
2.里格译本
3.阿尔亭顿译本
潘是第一个完整地把《十日谈》介绍给英国的译者(1886),他的译文很严谨,可说一丝不苟;缺点是有时候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近似,难免语句累赘、词义生涩,损害了文笔的流畅。不过如果以翻译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本子该是最为可信,与原文的面貌恐怕也最为接近,因此就拿它作为主要依据。
里格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潘译本的偏差,因此受到好评。阿尔亭顿是英国现代进步作家,他的译本使比较繁重的古典文体接近于明快的现代口语,还按照现代行文的习惯,重新分了段落,读来比较醒目,这是个很大的特色,对于普及古典作品,该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不作为一般读物,而是作为翻译的底本,则不免感到疏漏和误译的地方比较多些。这两种译本,我们翻译时就作为参考,也得到很多帮助。
逢到以上三种英译互有出入,译者作了抉择,或是根据参考的本子有所补充时,较重大的地方,一般都加以注明。中泽本的分段,主要依据阿尔亭顿译本。我们采用了潘译本和里格译本的一部分译注,都分别写明;其余未写明的,都是为了便于读者参考,由译者加上的。
其次谈谈我们的译文。为了保持语气的前后统一,经过共同商讨,我们认为,介绍《十日谈》这样一部古典作品,译文不必过于拘泥,但也不能失之油滑,我国旧小说、话本中使用的那种生动明快的语言,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而从英译本看,原著的风格大概也确是比较朴素——尽管在语法结构上跟我国语文有繁简之分。在工作过程中,又采取了分译互校的办法,使彼此的笔调尽可能接近些。
“原序”和“跋”,第一天到第四天,第九天,方平译;第六天除故事第十外,第八天除故事第八、第九、第十外,方平译。第七天,第十天,王科一译;第五天除故事第四、第八外,王科一译。
《十日谈》由于历来受到读者的欢迎,不但世界各国都有译本,而且插图本也特别繁多。在欧洲出现印刷机之前,1409年就有了威尼斯的手绘插图本。这以后,从十五世纪后期民间艺人的木刻,到现代的带有象征派色彩的插图,几乎各种艺术风格、各种流派、各种表现形式(版画、油画、素描等)都有。我们从能够收集到的好几种插图本里,选取了艺术性较强的两组黑白插画,是萨佛其和哈舒伯格的作品,前者线条圆熟,画面典雅秀丽,后者构图紧凑,富于新意和装饰风格。两组各十幅,复制成版,列在卷首,供读者欣赏。
每篇故事的头花,采自俄译本《十日谈》(国家文学艺术出版社,1955),这原是《十日谈》最早的插图本(威尼斯版,1492)上的木刻,具有民间艺术古拙质朴的特色,构图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表现了单一的主题(如第四天故事第四),有时又采取了连环画的方式,表现了故事中的两个环节(如第六天故事第十);是使人感到兴趣的是,有时大胆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故事中一连串事件都组织在同一幅画面上(如第一天故事第四),让人想起了我国明代一些木刻插图的表现手法来。
卷首作者像,铜版画,系根据凡·大伦的油画像所作,采自TheBiblioph1istSociety版《十日谈》。插图2,系《十日谈》的最早插图本(1492)的一幅木刻插图。插图3,坎特(RockwellKent)作,采自他的自传《上帝啊,这是我》)(It’MeOLord,1955)。插图4-13,萨佛其(SteeleSavage)作,采自BlueRibbon版《十日谈》(1931)。插图14-23哈舒伯格作,采自美国袖珍版《十日谈》(1948)。插图24,布洛郝斯特(FrancisBroadhurat)作,采自Angus&Robertson版《十日谈》1954)。正文第二页的插图,系《十日谈》是早的插图本(1492)的卷首插图。
最后,在《十日谈》这部名著在我们国内获得第二次艺术生命的时候,容许我为纪念我的合作者王科一同志写几句话。王科一是一位勤勉奋发、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已经作出了成绩的外国文学工作者,不幸于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1968),终年四十有四,是正当壮年有为之期。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最后的遗译,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水平有限。这个译本疏漏错误之外,以及卷首序文《幸福在人间》浅陋和不确当的地方都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方平
附记:
在《十日谈》的卷首卷尾都这样写着:“《十日谈》(一称《伽略特王子》)由此开始……”,“《十日谈》(一称《伽略特王子》)……至此结束”。有的读者问:《十日谈》的这个别称是什么意思?试作解释如下:
我们细心读去,无论在序、跋或正文里,卜伽丘从没有提到过这一别名;卷首卷尾的两行,很有可能并非出于作者手笔,而系在成书过程中后人所羼入者。这就象但丁的巨著《神曲》(DivineComedy),“神”(Divine)并非原有,而是后人为了表示尊敬而给加上的,原书名只有“Commedia”一词(在文学艺术史上,这种情况得多,象《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都非原名)。至于《伽略特王子》这一别称,却可能是当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污蔑.《十日谈》是一部“纵谈风月”的书而给加上的。
伽略特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湖上的朗斯罗》中的一个角色,通过他从中拉拢,朗斯罗骑士和盖内维尔王后发生了私情在但丁的《神曲》第五歌末尾,弗兰茜丝的幽灵向诗人诉述:有一天她和她的小叔一起阅读消遣——读的是朗斯罗怎样为爱情所俘虏的故事:谁都不知道只有我们俩在那儿,读着读着,两个人的目光、离开书本,碰在一起了,这叫我们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当我们读到书里的那位情郎怎样亲着和两片含笑的朱唇,我们再也约束不住了——在我身边,从此再不会跟我分开的他,全身发抖地搂住我,跟我亲吻。这书成了我们的“伽略特”。它的作者就是个伽略特!那天我们再读不下去了。
(根据L.G.WHite无韵诗英译本译出)
介绍这部名著,根据下列三种英译本转译:
1.潘译本
2.里格译本
3.阿尔亭顿译本
潘是第一个完整地把《十日谈》介绍给英国的译者(1886),他的译文很严谨,可说一丝不苟;缺点是有时候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近似,难免语句累赘、词义生涩,损害了文笔的流畅。不过如果以翻译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本子该是最为可信,与原文的面貌恐怕也最为接近,因此就拿它作为主要依据。
里格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潘译本的偏差,因此受到好评。阿尔亭顿是英国现代进步作家,他的译本使比较繁重的古典文体接近于明快的现代口语,还按照现代行文的习惯,重新分了段落,读来比较醒目,这是个很大的特色,对于普及古典作品,该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不作为一般读物,而是作为翻译的底本,则不免感到疏漏和误译的地方比较多些。这两种译本,我们翻译时就作为参考,也得到很多帮助。
逢到以上三种英译互有出入,译者作了抉择,或是根据参考的本子有所补充时,较重大的地方,一般都加以注明。中泽本的分段,主要依据阿尔亭顿译本。我们采用了潘译本和里格译本的一部分译注,都分别写明;其余未写明的,都是为了便于读者参考,由译者加上的。
其次谈谈我们的译文。为了保持语气的前后统一,经过共同商讨,我们认为,介绍《十日谈》这样一部古典作品,译文不必过于拘泥,但也不能失之油滑,我国旧小说、话本中使用的那种生动明快的语言,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而从英译本看,原著的风格大概也确是比较朴素——尽管在语法结构上跟我国语文有繁简之分。在工作过程中,又采取了分译互校的办法,使彼此的笔调尽可能接近些。
“原序”和“跋”,第一天到第四天,第九天,方平译;第六天除故事第十外,第八天除故事第八、第九、第十外,方平译。第七天,第十天,王科一译;第五天除故事第四、第八外,王科一译。
《十日谈》由于历来受到读者的欢迎,不但世界各国都有译本,而且插图本也特别繁多。在欧洲出现印刷机之前,1409年就有了威尼斯的手绘插图本。这以后,从十五世纪后期民间艺人的木刻,到现代的带有象征派色彩的插图,几乎各种艺术风格、各种流派、各种表现形式(版画、油画、素描等)都有。我们从能够收集到的好几种插图本里,选取了艺术性较强的两组黑白插画,是萨佛其和哈舒伯格的作品,前者线条圆熟,画面典雅秀丽,后者构图紧凑,富于新意和装饰风格。两组各十幅,复制成版,列在卷首,供读者欣赏。
每篇故事的头花,采自俄译本《十日谈》(国家文学艺术出版社,1955),这原是《十日谈》最早的插图本(威尼斯版,1492)上的木刻,具有民间艺术古拙质朴的特色,构图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表现了单一的主题(如第四天故事第四),有时又采取了连环画的方式,表现了故事中的两个环节(如第六天故事第十);是使人感到兴趣的是,有时大胆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故事中一连串事件都组织在同一幅画面上(如第一天故事第四),让人想起了我国明代一些木刻插图的表现手法来。
卷首作者像,铜版画,系根据凡·大伦的油画像所作,采自TheBiblioph1istSociety版《十日谈》。插图2,系《十日谈》的最早插图本(1492)的一幅木刻插图。插图3,坎特(RockwellKent)作,采自他的自传《上帝啊,这是我》)(It’MeOLord,1955)。插图4-13,萨佛其(SteeleSavage)作,采自BlueRibbon版《十日谈》(1931)。插图14-23哈舒伯格作,采自美国袖珍版《十日谈》(1948)。插图24,布洛郝斯特(FrancisBroadhurat)作,采自Angus&Robertson版《十日谈》1954)。正文第二页的插图,系《十日谈》是早的插图本(1492)的卷首插图。
最后,在《十日谈》这部名著在我们国内获得第二次艺术生命的时候,容许我为纪念我的合作者王科一同志写几句话。王科一是一位勤勉奋发、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已经作出了成绩的外国文学工作者,不幸于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1968),终年四十有四,是正当壮年有为之期。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最后的遗译,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水平有限。这个译本疏漏错误之外,以及卷首序文《幸福在人间》浅陋和不确当的地方都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方平
附记:
在《十日谈》的卷首卷尾都这样写着:“《十日谈》(一称《伽略特王子》)由此开始……”,“《十日谈》(一称《伽略特王子》)……至此结束”。有的读者问:《十日谈》的这个别称是什么意思?试作解释如下:
我们细心读去,无论在序、跋或正文里,卜伽丘从没有提到过这一别名;卷首卷尾的两行,很有可能并非出于作者手笔,而系在成书过程中后人所羼入者。这就象但丁的巨著《神曲》(DivineComedy),“神”(Divine)并非原有,而是后人为了表示尊敬而给加上的,原书名只有“Commedia”一词(在文学艺术史上,这种情况得多,象《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都非原名)。至于《伽略特王子》这一别称,却可能是当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污蔑.《十日谈》是一部“纵谈风月”的书而给加上的。
伽略特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湖上的朗斯罗》中的一个角色,通过他从中拉拢,朗斯罗骑士和盖内维尔王后发生了私情在但丁的《神曲》第五歌末尾,弗兰茜丝的幽灵向诗人诉述:有一天她和她的小叔一起阅读消遣——读的是朗斯罗怎样为爱情所俘虏的故事:谁都不知道只有我们俩在那儿,读着读着,两个人的目光、离开书本,碰在一起了,这叫我们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当我们读到书里的那位情郎怎样亲着和两片含笑的朱唇,我们再也约束不住了——在我身边,从此再不会跟我分开的他,全身发抖地搂住我,跟我亲吻。这书成了我们的“伽略特”。它的作者就是个伽略特!那天我们再读不下去了。
(根据L.G.WHite无韵诗英译本译出)
上一篇:故事第一
下一篇:故事第一
网友关注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哈·曼丁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三根绿枝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老汉伦克朗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麦穗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十四章 飞猴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坟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驼背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精品推荐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麦盖提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5℃
- 沙坡头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4-5级,气温:29/15℃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响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1/16℃
- 垣曲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6℃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8℃
- 乌兰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2/8℃
- 临夏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乐东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分类导航
十日谈全部章节
- 原序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七
- 幸福在人间——论卜伽丘的巨著《十日谈》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八
- 第一日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一
- 第二日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一
- 第三日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一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八
- 第四日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一
- 第五日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一
- 第六日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一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一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八
- 第七日
- 故事第十
- 故事第九
- 故事第一
- 第八日
- 故事第十
- 第九日
- 故事第十
- 跋
- 第十日
- 故事第一
- 故事第一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二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三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四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五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六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七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八
- 故事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