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口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否认原来的话。
[构成]
偏正式:反(口
[例句]
不可反口。(作谓语)
详细解释
◎ 反口 fǎnkǒu
[correct oneself] 推翻原来说的话;反悔
来回反口
(1).犹回嘴。《中国歌谣资料·张家口民谣三》:“你骂我,不反口;你打我,不还手。”
(2).犹反悔。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二:“我若反口,五雷击顶。”
成语(Idiom):反口
发音(Pronunciation):fǎn kǒ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改变口述或态度,与之前相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反口是由“反”和“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改变口述或态度,与之前相反。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言语、行动或立场上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反口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个人生活、工作、政治、学术等领域。例如,当一个人之前表示支持某个观点,而后又改变主意,表示反对,可以用“反口”来形容这种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反口成语的具体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根据中国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可以推测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一致有关。当一个人在言语或行动上发生了转变时,人们常常会用“反口”来形容这种情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反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表示支持这项计划,但后来他却反口了。
2. 她之前一直对这个问题持反对意见,但最近她又反口了。
3. 这位政治家经常反口,很难预测他的真实立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反口这个成语可以用以下方法:
1. 关联联想:将“反口”与改变方向的动作关联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突然转过头来,改变了之前的方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2. 创造故事: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其中包含反口这个成语,以帮助记忆。例如,故事可以是一个人在一次辩论中支持某个观点,但在下一次辩论中突然改变立场,这样的故事可以帮助记忆“反口”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反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以扩展你的词汇量。例如,“反目成仇”、“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原本说要帮助我,但他反口了。
2. 初中生(13-15岁):她之前一直赞同这个计划,但最后她反口了。
3. 高中生(16-18岁):在辩论赛中,他先是支持某个观点,但后来他又反口了。
4. 大学生(19-22岁):政治家经常反口,这让人很难相信他们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