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秉
成语(Idiom):披秉
发音(Pronunciation):pī bǐ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行为端正,不偏私、不徇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披秉是由“披”和“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披”意为展开、敞开,引申为表露、显露。“秉”意为执掌、掌握,引申为主持、负责。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行为上端正正直,不偏私、不徇私的品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披秉多用来形容官员、领导等在处理公务时公正无私,不偏袒私人利益,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偏袒私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卫国有一个将军名叫骠骑,他非常重视军队纪律,对士兵的行为要求严格。有一次,骠骑的侄子因犯了错误,被士兵们举报给了骠骑。骠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下令将侄子处以军法。他说:“我是将军,治理军队,不能因为是亲戚就放纵私心。”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披秉”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短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一直披秉为民,不偏私。
2. 这位领导一直披秉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3. 他在工作中一贯披秉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动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个人披着一件笔直的秉,象征着他的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正直、公正有关的成语,如“清廉正直”、“忠诚正直”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学会披秉,不欺负同学,不作弊。
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披秉公正,不偏袒任何同学。
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我要披秉诚实,不夸大自己的能力。
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披秉为民,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