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恶意欠薪罪
发音(Pronunciation):è yì qiàn xīn zu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故意拖欠工人工资的违法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恶意欠薪罪是指用恶意故意不支付工人劳动报酬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损害了工人的权益。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企业或个人故意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以警示和提醒人们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恶意欠薪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在农村社会中,有些地主或富裕家庭会故意拖欠农民的工资,使农民陷入困境。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意欠薪罪,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恶意欠薪罪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恶意表示故意的恶劣行为,欠薪表示拖欠工人的工资,罪表示犯罪行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家公司被判犯有恶意欠薪罪,需要支付拖欠工人的全部工资。
2. 他因为恶意欠薪罪被判刑三年。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恶意欠薪罪与不公平对待工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可以尝试将每个汉字的意思和发音与相关的形象或故事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劳动法律法规和工人权益保护的知识,以加深对恶意欠薪罪的理解和预防意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们的爸爸因为恶意欠薪罪去了监狱。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应该关注恶意欠薪罪对工人的伤害。
3. 高中生(16-18岁):政府应该加大对恶意欠薪罪的打击力度,保护工人的权益。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恶意欠薪罪等问题,为维护工人权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