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骥之蝇
基本解释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元 许衡 《上宪使刘约斋启》:“譬为山,方覆一簣而进,俄哲人梦奠两楹之间,欲为託驥之蝇,遂作丧家之犬。”参见“ 託驥 ”。
成语(Idiom):讬骥之蝇 (tuō jì zhī yíng)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jì zhī yí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小人对大人的无礼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指附着;骥,指千里马;蝇,指苍蝇。成语意为小人附着在千里马身上的苍蝇,比喻小人对有才德的人进行无礼的行为,玷污了大人物的名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小人对有才德的人进行无礼的行为,或者形容小人对伟大事业进行干扰破坏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班彪传》中的故事。据说班彪是汉朝末年的一位学者,他的才华和品德备受赞赏。有一次,班彪在路上骑着千里马,突然一只苍蝇飞到马上,班彪不敢驱赶,怕伤害到马匹,于是任由苍蝇在马上乱飞。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比喻小人对有才德的人的无礼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讬骥之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个讬骥之蝇,总是在大人物面前说些让人难堪的话。
2. 这些小人行为就像是讬骥之蝇,不会对伟大事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讬骥之蝇”理解为小人附着在千里马身上的苍蝇,形象生动。可以通过想象一匹高贵的千里马被一只苍蝇缠绕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萤火之光”、“画饼充饥”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讬骥之蝇,总是在老师面前耍小聪明。
2. 初中生:这个人就像是讬骥之蝇,总是在领导面前说些让人不舒服的话。
3. 高中生:那个政客就是一个讬骥之蝇,总是在大人物身边捞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