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桢
基本解释
国家的支柱。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昨闻詔书下, 权公 作邦楨。” 明 陈子龙 《送同年赵太史谪闽中》诗之二:“勗哉保令仪,邦楨仰遗直。”
成语(Idiom):邦桢
发音(Pronunciation):bāng zhē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邦国的支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邦桢是由“邦”和“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邦”指的是国家,“桢”指的是支柱。邦桢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持力量,也可以指国家的栋梁人物或重要的支持机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邦桢常用于形容国家的重要支持力量,或者形容国家的重要人物和机构。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用来表达国家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邦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邦有道,桢干用”。这句话是说国家有了道德和政治的准则,才能够有稳定的支持力量。后来,人们将“邦有道,桢干用”中的“桢干”合并成“邦桢”,以表示国家的重要支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邦桢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们国家的邦桢,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这个机构是国家的邦桢,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邦桢”与“国家的支柱”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国家,它的稳定和繁荣就像是由许多支柱构成的,而邦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柱。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国家和支持力量相关的成语,如“国泰民安”、“国士无双”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邦桢,她帮助我们学习,使我们成绩进步。
2. 初中生:爸爸是我们家的邦桢,他工作辛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3. 高中生:我国的科技企业是国家的邦桢,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