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百家姓>>次

  •  次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伏羲氏之子十日,属于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海外东经》记载,伏羲氏之子为十日,十日一族以汤为姓氏,称汤氏。汤氏后裔中有汤次氏。汤次氏之后有汤氏、次氏。次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顷王襄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季连:季连芈姓,季连氏。其后裔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楚顷王襄,名熊横,迁都于陈国(今河南周口),其支庶后裔中有次氏,为楚国公族,曾产生了传神的斩蛟勇士次非。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 
      据刘邦第七十一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刘氏后裔在东汉年间加入日本大和族,传到大藏春实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五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 
      其中的次郎大藏幸种(次子)的后裔,在唐朝时期回祖国,在湖南一带学习、经商,并有不少人留居不归,按汉民习惯改姓氏为“次刘氏”,后有人省文取“次”简化为次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分支突厥族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族下官职有叶护、次设、特勤、次俟、利发五等。其族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军李靖、李绩率大军所破。后采取收其民与内地汉民混居,逐渐汉化的政策,其次设、次俟等官员的后裔后有取汉字“次”、“俟”、“设”等为姓氏者,其称次氏、鲍氏、俟氏、设氏等。
  •  次姓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桂阳郡:历史上曾称南平郡、敦州、桂阳府、桂阳军、郴州路、直隶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西汉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十一县。新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朝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东汉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三国时期孙吴建兴元年(壬申,公元252年),改汉宁为阳安县。曹魏甘露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六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阳安县更名晋宁。晋建兴三年(乙亥,公元315年),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晋升平二年(己未,公元359年),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南朝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南朝陈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南平县。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卢阳县更名义昌。唐咸享三年(壬申,公元672年),晋兴县更名资兴。唐如意、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分义章南置高平县。唐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九县。唐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

    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农历8月,南平县改名蓝山。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郴州移治于平阳县。唐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唐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郴州还治于郴县。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祐三年(庚戌,公元950年),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宋朝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设郴州军。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宋景德二年(乙巳,公元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宋天禧三年(己未,公元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宋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高亭县改名永兴。宋绍兴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宋绍兴十年(庚申,公元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宋嘉定二年(己巳,公元1209年),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宋嘉定四年(辛未公元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六县。宋绍定二年(己丑,公元1229年),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七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二州及平阳、临武二县。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三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五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二县,隶于衡州府。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清朝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更名为郴州专区,辖十县。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十四县。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十四县。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十二县、市。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1984年12月资兴县改为资兴市。1988年郴州地区辖两市、九县。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平堂、敦州堂、郴州堂。

  •  次姓迁徙分布
    今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湖南省、河北省栾城县、西藏自治区、日本国,均有次氏族人分布。在韩国,除了次氏,还有次吏氏,亦为汉、唐之际古突厥族人的同源后裔,随渤海国破后逃亡至其地区的。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 “次”姓女宝宝取名
    次瑜田 次佛妙 次庞刘 次爱卞 次霞曼 次千斗 次微信 次谨黛 次娣沈 次鞠蒂 次狮叶 次桉炽 次狮芙 次逸汶 次庞飘 次孔榆 次大段 次琼菱 次懿羲 次仪戴
    “次”姓男宝宝取名
    次知克 次郦赣 次成燦 次鼐焘 次柄鹰 次协焘 次伊义 次焱羲 次加研 次琮承 次奎新 次骏二 次鹏道 次骥锋 次士阁 次井毅 次动宏 次正玑 次善元 次亨岗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 近代人气名人
    次仁拉姆 次仁多吉 次仁卓嘎
    古代人气名人
    次晤多吉物

字母为c的姓字

的网络红人

  • 暂无姓为的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