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百家姓>>伯比

伯比

  •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伯比,属于以为先祖名字为氏。斗子文,字伯比,公元前?~前666年待考,芈姓,亦名熊伯比,若敖熊仪娶郧国妻,生子伯比,斗邑人(今湖北郧西)。是非常著名的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氏鼻祖。

    周桓王姬林十四年(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斗伯比开始参政,参与楚武王熊通的国政决策。他为楚武王出谋画策,作用非比寻常。斗伯比识人精辟,据史籍《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他认为“莫敖屈瑕骄傲轻敌,伐罗必败”,结果,屈瑕在率楚军讨伐罗国时,果然大败。可见,斗伯比是楚武王身边很有才干的最高统治集团成员之一。斗伯比是楚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执掌楚国令尹之政时期,正值楚武王称王发展的时代,在楚武王攻伐有东周王朝支持的姬姓随国并彻底征服随国,以及助楚武王称王的整个过程中,立了大功。熊通自称楚武王以后,就如何提高楚国的威望,向斗伯比问计。斗伯比说:“大王可来个‘杀鸡吓猴’,先以武力制服一国,即可震慑其它诸侯。”又说:“汉东诸国,只有随国最大,若出兵讨伐随国,使随国臣服于楚国了,汉、淮诸国就不敢不臣服楚国,楚国的威望也就提高了。”楚武王赞许道:“这倒是个办法,但师出无名呀。”斗伯比说:“可以先盟会诸侯,如果随侯就召而来,就表明他已服从于我们楚国了;他若拒不赴会,就以叛盟之罪去讨伐他。”楚武王依计行事,派使者遍告汉东诸国,定于周桓王十四年(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农历4月上旬在楚国的沈鹿(今湖北钟祥东桥镇)召集诸侯盟会。当时巴、庸、濮、邓、绞、罗、轸、申、贰、郧、江等诸侯国国君都亲自应召按期赴会,只有黄、随二诸侯国君自恃东周嫡姓国,未到会场。楚武王立即抓住机会,派大夫蒍章去责备黄国,并派大夫屈瑕去责备随国。黄侯害怕楚国势大,立即派使臣来楚国告罪,但随侯却不服。这样楚武王就有了征伐随国的理由,于是亲自统率大军,直抵随国边境问罪。随侯面临楚国大军压境的严重形势,急忙召集群臣计议对策。大夫季梁说:“楚国初会诸侯,用兵伐随其锋方锐,不可轻敌。不如备上厚礼去与他们讲和,重修旧好。如果楚国不同意,就是楚国的不是。这样,楚军必有懈怠之意,我军必有怒气。彼怠我怒,一战必胜。”少师却扬起胳臂说:“为何如此害怕?楚军远来,必定疲惫,速战可以破敌,否则失去打败楚军的机会,让楚军象上次那样逃回去,岂不可惜!”随侯听了少师的意见,就亲自率军出击。随侯以少师为右,要季梁赶车,来到阵前,季梁站在随侯的战车上观望楚军阵营,对随侯说:“楚国习惯以左为上。今楚兵分左右二军,其君必在左。君之所在,必有精兵聚集。我们可集中兵力攻他的右军。右军败,左军也就丧失锐气了。”少师又反对说:“避开楚君不攻,不被楚国人耻笑吗?”随侯又按少师的意见,先攻楚左军。楚武王令左军排开阵势,让随军入阵。随侯杀入楚军阵后,四面伏兵皆起,团团围住厮杀。少师与楚将斗丹交锋,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斗丹斩于车下。季梁保护着随侯死战,楚军不退。随侯弃了战车,穿上小兵的衣服混在军中,随季梁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事后清点军卒,所剩不过十分之三四。随侯十分痛心,对季梁说:“我没听你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他听说少师被杀,又叹息不已。季梁说:“死了个误国之人,有何值得叹息的?当今之计,只有去讲和为上。”随侯说:“今天的国家大事,我都听你的。”季梁召集一些残兵败将保护随侯,自己到楚国军营去求和。楚武王怒气冲天地说:“你们的国君判盟拒会,以兵相抗,今兵败讲和,不是诚心。”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地说:“以兵相抗并非我君本意,是奸臣少师恃宠贪功,强要我君兴兵相抗。今少师已死,我君知罪,特派下臣来请罪。如蒙赦免。当称颂楚国功德,倡议江汉诸侯永远服从楚国。望大王裁决!”斗伯比觉得“杀鸡吓猴”的计策已起功效,就乘机对楚武王说:“随国虽然战败,但未大丧元气,且有贤德的大臣季梁,要灭掉随国不容易。不如乘胜收兵。”楚武王接纳了斗伯比的建议,就同随侯订立盟约,然后退兵。汉东最大的随国败于楚国,随侯又称颂楚国的功德,使楚国的威望大大提高,汉东诸侯无不向楚国称臣进贡。这就是斗伯比对成语“杀鸡吓猴”的机巧运用。

    周惠王姬阆十一年(楚成王熊恽六年,公元前666年),斗伯比病逝。

    斗伯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伯比氏,战国时期著名的伯比仲华,就是斗伯比的后代。伯比氏的后裔子孙中有省文简化为单姓伯氏、斗氏、比姓者。

  • 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三是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楚 州:春秋战国时期,楚州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秦统一后建淮阴县,楚州部分地区属淮阴县。楚汉之际,属项羽西楚。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韩信为楚王,楚州属楚王国。同年,贬韩信为淮阴侯,封刘缠为射阳侯,楚州分属二侯国。西汉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淮阴侯国降为县。西汉惠帝三年己酉(公元前192年),射阳侯国为县。西汉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射阳县属临淮郡。王莽称制,改射阳为临淮亭,淮阴为嘉信。东汉朝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39年),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治白马湖北),山阳之名始见。东汉末年,广陵郡移治射阳。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广陵、临淮二郡改为临淮、广陵、山阳等五郡,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县。时射阳与山阳并存,分属临淮、山阳二郡。萧齐时,阳平郡寄治山阳。南齐永明七年己巳(公元489年),割山阳官渎(邗沟)以西三百户置寿张县,割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淮安县,淮安县之名始见。两县属原先寄治山阳的东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置楚州,治淮阴。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2年),移楚州治山阳县,州旋废。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去淮阴县入山阳县,不久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置东楚州,治山阳县。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公元1129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等均驻节楚州山阳城。南宋朝绍定元年戊子(公元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遂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设淮东安抚司于山阳。次年,改为淮东总管府,时县境设有山阳、淮安、淮阴、新城四县。元朝至元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总管府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县。元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公元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清朝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析淮安府山阳、盐城二县地置阜宁县。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淮安府裁撤。中华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抗日战争时期,楚州分属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运西地区属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8月成立的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10月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县划出,为苏皖等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淮城市又并入淮安县。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与清江市合组成立两淮市。次年(公元1949年)3月,裁两淮市,淮城区仍属淮安县。1950年庚寅3月,淮宝县裁撤,其部分辖地归淮安。时淮安属盐城专区。1954年甲午8月,淮安县由盐城专区划入淮阴专区。1983年癸亥3月,成立省辖淮阴市,淮安县属淮阴市。1988年戊辰2月,撤销淮安县,建立淮安市(为县级市)。2001年辛巳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区,更名为楚州区。

    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

    楚州堂:以望立堂。 

  • 伯比氏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今已不再,皆省文简改为单姓芈姓、熊氏、伯氏、斗氏、比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河东、楚州为郡望。

  • 山东地区伯氏(伯比裔)字辈:“云景培金绍先大德……继世永昌”。
    河南卧龙熊氏(伯比裔)字辈:“国兆□百桂志昌士运传祖德仁辛延泽长金玉启元惠锡庆乐荣光”。
    湖北应城熊氏(伯比裔)字辈:“楚国光辉远荣华继祖开温良恭谨让存仁必世昌”。
    “伯比”姓女宝宝取名
    伯比珠铁 伯比见台 伯比锣亚 伯比柏蔼 伯比妙丁 伯比渊湘 伯比曾嘉 伯比工侯 伯比骐米 伯比狮豫 伯比誓盈 伯比操纯 伯比芸羿 伯比靓涂 伯比坚二 伯比柯地 伯比随玳 伯比罗言 伯比图美 伯比宛名
    “伯比”姓男宝宝取名
    伯比轼用 伯比铄吉 伯比栋巳 伯比禄崧 伯比其钧 伯比彦克 伯比镳研 伯比益笙 伯比镖年 伯比亘张 伯比佘协 伯比满宸 伯比顾镇 伯比标陆 伯比展孝 伯比元胧 伯比勇于 伯比守举 伯比民历 伯比年振
  • 伯比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折叠远祖楚为太宰;先人晋有大夫:上联典指春秋时期楚国太宰伯州犁,楚康王时在任。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贤而好以直辨,气势凌人,后遭受害。

    八言通用联折叠儒行著称,圣门笃学;直言及难,贤妇进规: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伯虔,字子析,孔子弟子,勤奋好学,以儒行著称。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贤能又敢于直言。每次上朝时,妻子常规劝他:"您好直言,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一定有祸到您身上!"他不听。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

伯比的网络红人

  • 暂无姓为伯比的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