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7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出自唐·柳宗元·江雪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出自·韩愈·古今贤文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出自·柳宗元·江雪
-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唐··
-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秦··
-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 出自唐·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 出自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 出自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 崎岖束蕴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 -- 出自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 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寄一区。 -- 出自宋·苏轼·李伯时画其弟亮功旧宅图
- 草荒城角开新径,雨入河洪失旧滩。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
- 故人相逢,五斗径醉。 -- 出自宋·苏轼·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
- 东岭近开松菊径,南堂初绝斧斤音。 -- 出自宋·苏轼·次韵惠循二守相会
- 明年我亦开三径,寂寂兼无雀可罗。 -- 出自宋·苏轼·留题兰皋亭
-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 -- 出自宋·苏轼·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 出自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 -- 出自唐·杜甫·昔游
-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 出自唐·杜甫·白露
-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 出自唐·杜甫·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 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 出自唐·杜甫·漫成二首
-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 出自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 出自唐·杜甫·法镜寺
-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 出自唐·杜甫·绝句六首
-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 出自唐·杜甫·飞仙阁
- 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 出自唐·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 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 -- 出自宋·辛弃疾·满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韵
- 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西园
- 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凰池。 -- 出自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 -- 出自唐·白居易·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 出自唐·白居易·重答刘和州
-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 出自唐·白居易·营闲事
-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 出自唐·白居易·题天竺南院赠闲元(上日下文)清四上人
- 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 出自唐·李商隐·江村题壁
-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 出自唐·李商隐·宋玉
- 湍流鱠鱼小,仄径鮓花繁。 -- 出自宋·陆游·野兴
- 手自扫除松菊径,身常枕藉老庄书。 -- 出自宋·陆游·自笑
- 就阴时小息,寻径复微行。 -- 出自宋·陆游·野步
-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 -- 出自宋·陆游·出游
- 短篱围麂眼,幽径缭羊肠。 -- 出自宋·陆游·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
- 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 -- 出自宋·陆游·种桑
- 分泥海燕穿花径,带犊吴牛傍柳阴。 -- 出自宋·陆游·春晚泛湖归偶赋
- 姥岭蹇驴寻雪径,娥江孤艇系烟津。 -- 出自宋·陆游·初秋山中作
- 吾儿得岩砚,其径甫踰寸;奇哉掌握物,乃有琮璧润。 -- 出自宋·陆游·桐江哲上人以端砚遗子聿才寸余而质甚奇天将
- 数掩竹篱分小径,一泓沙井贮寒泉。 -- 出自宋·陆游·园中对酒作
- 细柳拂头穿野径,落梅黏袖上渔舟。 -- 出自宋·陆游·正月五日出游
- 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 -- 出自宋·陆游·草堂拜少陵遗像
-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分泉自遍村。 -- 出自宋·陆游·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