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7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 -- 出自唐·钱起·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 出自唐·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 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 -- 出自唐·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 出自唐·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 五株衰柳下,三径小园深。 -- 出自唐·钱起·秋园晚沐
- 飞泉出林下,一径过崖巅。 -- 出自唐·钱起·过鸣皋隐者
- 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 出自唐·钱起·谒许由庙
-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 出自唐·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 出自唐·李端·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 春天黄鸟啭,野径白云间。 -- 出自唐·李端·茂陵村行赠何兆
-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 出自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
-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 出自唐·张祜·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 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好景欣逢
- 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 -- 出自明·戚继光·伏龙寺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出自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 出自宋·梅尧臣·田家
-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 出自宋·梅尧臣·送方进士游庐山
- 舍舟遂潜行,石径劣容屣。 -- 出自宋·梅尧臣·武陵行
- 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 -- 出自宋·梅尧臣·送允从上人还庐山
-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 出自宋·梅尧臣·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移枯复窊缺,划径就平广。 -- 出自宋·梅尧臣·和谢仲弓廷评新理北园
- 蕙圃秘且深,苔径历已艰,越樵得射镝,秦洞迷童颜。 -- 出自宋·梅尧臣·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 扪萝但识康乐径,饮酒安问远公禅。 -- 出自宋·梅尧臣·和绮翁游齐山寺次其韵
- 竹林眠黄麞,莎径欠白鹇。 -- 出自宋·梅尧臣·史氏南轩
-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 出自宋·梅尧臣·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 迸根通砥柱,斜径入闲田。 -- 出自宋·王禹偁·中条山
-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 出自宋·邵雍·秋日
- 下有幽人室,一径通柴关。 -- 出自宋·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 出自唐·朱庆馀·题章正字道正新居
- 荒陂民事少,迂径客行稀。 -- 出自宋·晁补之·北山道中示公为
- 宁知老田里,三径得还往。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 出自宋·晁补之·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 -- 出自宋·晁补之·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 出自宋·晁补之·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 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 -- 出自宋·晁补之·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
- 薙草烦君开蒋径,漱醪容我着陶巾。 -- 出自宋·晁补之·廷贤求赋先春亭
- 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 -- 出自宋·晁补之·送吴黯赴阙
- 平江行诘曲,小径夹葱青。 -- 出自宋·陈师道·野望
- 尚喜弊庐连蒋径,愿求佳句递髯奴。 -- 出自宋·陈师道·简李伯益
- 萧条寒巷荒三径,突兀晴空耸二楼。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何子温祈晴二首
-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 出自宋·陈师道·登冥山
- 回溪转钩曲,门径入绳直。 -- 出自宋·陈师道·和黄充实春尽游南山
- 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 -- 出自当代·钱钟书·游雪窦山
- 耐可避人行别径,不成轻命倚危栏。 -- 出自当代·钱钟书·老至
- 一枝聊可借,三径已无存。 -- 出自当代·钱钟书·山中寓园
-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 出自唐·顾况·山僧兰若
- 强欲诛茆启三径,邑中无客继羊求。 -- 出自宋·宋祁·书怀
- 中林环室在,开径望求羊。 -- 出自宋·宋祁·退居五首
- 平原已超忽,山径亦纡馀。 -- 出自宋·宋祁·远行
- 江皋看鱼乐,山径怀雉嗅。 -- 出自宋·宋祁·送蔡元翰贤良昆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