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7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洋园谁识黄金径。 -- 出自宋·吴文英·虞美人影/桃源忆故人
-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 出自唐·卢照邻·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 出自唐·卢照邻·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 黄华可忍抛三径,白发犹堪柰几秋。 -- 出自宋·戴复古·九日槠洲舟中
- 四桥朱槛外,三径绿阴间。 -- 出自宋·戴复古·萍乡县圃
-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 出自元·王冕·村居 其一
- 矮篱编绿槿,小径入青桑。 -- 出自元·王冕·重过戴氏居 其二
- 临水牛门花一径。 -- 出自宋·贺铸·清平乐·阴晴未定
- 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鵷鸾占一枝。 -- 出自宋·贺铸·题彭城南台寺苏眉山诗刻後
- 西寻王氏园,一径趋城隈。 -- 出自宋·贺铸·寄杜仲观
- 东城公子犹三径,南墅先生久一邱。 -- 出自宋·贺铸·送时适归彭城兼寄王会之并张白云
- 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 -- 出自宋·林逋·盱眙山寺
- 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 -- 出自宋·林逋·黄家庄
- 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 -- 出自宋·林逋·留题李颉林亭
-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 出自宋·曾巩·和邵资政
-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 畏暑闲寻湖上径。 -- 出自宋·朱敦儒·渔家傲·畏暑闲寻湖上径
- 樽酒见窗月,仄径幽怀通。 -- 出自明·王微·舟居拈得风字
-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 出自清·郑燮·兰
- 麦田正尘坌,桑径忽滂沱。 -- 出自宋·司马光·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 漆灯无复曙,柏径不知人。 -- 出自宋·司马光·梅圣俞挽歌二首
- 茂林穿缭绕,微径步虚徐。 -- 出自宋·司马光·春和在压倒同年张兄会南园诗
- 涧底逢人问樵径,松间击马宿僧房。 -- 出自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 出自宋·司马光·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 明日落红应满径。 -- 出自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 -- 出自唐·徐凝·武夷山仙城
- 杨柳池塘桃李径,华堂寿宴初开。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杨柳池塘桃李径
- 数点飞萤恋沙径,山腰石润悲寒泉。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 无心门掩苔三径,观化庭栽竹万竿。 -- 出自宋·白玉蟾·题栖云堂
- 秉烛出云房,古径苍苔滑。 -- 出自宋·白玉蟾·戴月游西林
- 烟迷洞口苔三径,风吼松梢月一痕。 -- 出自宋·白玉蟾·翠麓即事
- 却恐错穿桃杏径,高烧银烛照归来。 -- 出自宋·白玉蟾·红梅二首
- 龙鳞璀错松当径,凤尾摛鹴竹过墙。 -- 出自明·刘基·次韵
- 茫茫八极内,挟径交通衢。 -- 出自明·刘基·墙上难为趋行
- 拟向萝阴缘石径,却寻花片入桃源。 -- 出自明·刘基·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
- 转添细草当门径,不惜秾华委路尘。 -- 出自明·刘基·感与(二首)
- 兰桡小拢,看绕径裙花,漾尘微步。 -- 出自清·陈维崧·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 出自唐·张志和·渔父
-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 出自唐·戴叔伦·游少林寺
-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 出自宋·李纲·水龙吟·际天云海无涯
-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 出自唐·杜荀鹤·秋日怀九华旧居
- 策杖萦纡寻远径。 -- 出自宋·李之仪·渔家傲·洗尽秋容天似莹
- 绿窗销暗烛,兰径扫清尘。 -- 出自唐·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 -- 出自唐·权德舆·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
- 十年尘右职,三径寄遐心。 -- 出自唐·权德舆·送三十叔赴任晋陵
-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 出自唐·权德舆·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 凿池通野水,扫径阅新芳。 -- 出自唐·权德舆·题邵端公林亭
- 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 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 -- 出自唐·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
- 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 -- 出自唐·刘希夷·孤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