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7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 出自宋·张炎·桂枝香·晴江迥阔
-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 -- 出自宋·张炎·扫花游/扫地游
- 访僧入孤寺,一径苍苔深。 -- 出自清·谭嗣同·兰州庄严寺
- 乡无竹圃为三径,贫寄邻家已二年。 -- 出自唐·鲍溶·怀王直秀才
- 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 -- 出自唐·耿湋·赠田家翁
- 乱坟松柏少,野径草茅深。 -- 出自唐·耿湋·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 买松野老栽成径,觅竹山僧种满林。 -- 出自唐·朱长文·次梅评事韵
- 高怀未遐弃,荒径杜朱轮。 -- 出自唐·朱长文·次韵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 高堂罗俎豆,幽径铲蒿蓬。 -- 出自唐·朱长文·奉送中散使君提举崇禧观
- 因随野鹤过三径,每对江鸥洗一瓢。 -- 出自唐·朱长文·次韵虎丘祖印大师秋日怀寄
- 春来佳景回三径,雪后晴波满一溪。 -- 出自唐·朱长文·次韵朱牧乐圃宴有感
- 逢人尚欲开松径,送客应休过笔溪。 -- 出自唐·朱长文·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关。 -- 出自宋·丁谓·广利
-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 出自宋·丁谓·游东山
- 寺桥人倒影,渔径菊分丛。 -- 出自宋·夏竦·舟行即事
- 长林拂云根,一径绝城腹。 -- 出自宋·韩维·南溪
- 北轩却下步小径,竹深桂静何萦纡。 -- 出自宋·韩维·答崔象之见谢之作
- 足滑旧谙城下径,眼明重见里中人。 -- 出自宋·韩维·谒象之同诸君步之东禅院
- 独怀归田客,石径滑马足。 -- 出自宋·韩维·忆宁极
-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 出自宋·阮逸女·花心动 春词
- 飞萤点点明花径。 -- 出自宋·吕渭老·千秋岁·宝蟾悬镜
-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 出自宋·方信孺·清秀山
- 引泉鱼走石,扫径叶平蔬。 -- 出自宋·徐照·贫居
- 下有绀寒流水径,上垂远古断山痕。 -- 出自宋·包恢·和陈翔卿韵
- 三田升降,一条径路属灵台。 -- 出自宋·葛长庚·水调歌头·土釜温温火
- 凿开埋雨三三径,跳出撑云六六峰。 -- 出自宋·方岳·寄题龚国录见山阁
- 住近短墙通草径。 -- 出自宋·方岳·用叶司理韵简赵尉
- 吾方忘吾贫,三径蓬藋拄。 -- 出自宋·方岳·上鹤山作图书所扁
- 荒庭唯菊茂,幽径与山通。 -- 出自唐·姚合·秋日闲居二首
- 莲池伊水入,石径远山通。 -- 出自唐·姚合·寄题尉迟少卿郊居
-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 -- 出自唐·姚合·过灵泉寺
- 入门尘外思,苔径药苗间。 -- 出自唐·姚合·题郭侍郎亲仁里幽居
- 僻坞落花多掩径,旧山残烧几侵篱。 -- 出自宋·伍乔·寄史处士
- 指我一条真捷径,无差无错越红尘。 -- 出自元·马钰·望蓬莱·马风子
- 云水不游芳草径,身心岂著杏花天。 -- 出自元·马钰·十报恩
- 启丹诚、阐开玄径。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寄*县晏公及道众
- 玉关能启通捷径。 -- 出自元·马钰·水云游 继重阳韵
- 云水不游芳草径,内行持。 -- 出自元·马钰·杨柳枝 赠云中子苏铉
- 曲水横斜穿柳径。 -- 出自元·丘处机·金莲出玉花 西虢南村
- 交加出路无门径。 -- 出自元·丘处机·忍辱仙人 声色
- 冰褪铅华临雪径。 -- 出自元·卢挚·蝶恋花 春正月八日,借榻刘氏楼居,翌日早
- 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 -- 出自明·宋濂·渊明祠
- 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 -- 出自明·李东阳·闻刘东山司马致仕之命是日得谢方石祭酒到家
- 老树欹危当野径,片云轻薄驻岩扉。 -- 出自明·李东阳·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四首)
- 屋头能拓三三径,林下知非陸陸人。 -- 出自宋·白珽·春日重过如镜上人房
-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 出自宋·鲍粹·登前守李公亭
- 入道蹊径无蹊径,日用现行何不省。 -- 出自宋·释惟一·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 出自宋·杨时·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 回船杖屦蹑幽径,松竹窈窕环琳宫。 -- 出自宋·杨时·游武夷
-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余辉。 -- 出自宋·杨时·含云晚归寄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