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前言
前言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仪礼》的篇数与作者
今《十三经注疏》本《仪礼》,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礼第一
士昏礼第二
士相见礼第三
乡饮酒礼第四
乡射礼第五
燕礼第六
大射礼第七
聘礼第八
公食大夫礼第九
觐礼第十
丧服第十一
士丧礼第十二
既夕礼第十三
士虞礼第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有司彻第十七这个次序,为汉刘向《别录》所列。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孔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礼文久佚,学者称之为《逸礼》。
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十七篇《仪礼》是不是一个残本。一种观点据此认为,十七篇《仪礼》是一部残缺不完之书。另一种观点正与此相反,认为十七篇《仪礼》并非一不完全的残本,而是一部完备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礼经通论》对此有很详细的论证。《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观今本《仪礼》十七篇,《昏义》所说作为“礼之大体”的上述八项内容,皆完整无缺。另外,《礼记》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释《仪礼》的。
《礼记》有《冠义》释《士冠礼》;有《昏义》释《士昏礼》;有《问丧》释《士丧礼》;有《祭义》、《祭统》释《郊特牲》、《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有《乡饮酒义》释《乡饮酒礼》;有《射义》释《乡射礼》、《大射礼》;有《燕义》释《燕礼》;有《聘义》释《聘礼》;有《朝事》(《大戴礼记》)释《觐礼》;有《丧服四制》释《丧服》,都不出《仪礼》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见,今本《仪礼》,应该说是一部体系和内容完备的著作。邵懿辰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古来之礼,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六篇。至孔子时,礼文废阙,冠、昏、丧、祭、射、乡、朝、聘这八方面,统括礼之大体,故孔子手定此十七篇以为教本。所谓《逸礼》,即令非伪,亦不过是“孔子定十七篇时删弃之余”,“大抵秃屑丛残,无关理要。”这便涉及到《仪礼》与孔子的关系问题。
关于《仪礼》的作者问题,传统有三种说法,一说周公作,一说孔子作,一说周公作孔子删定,清人又有疑《仪礼》为伪书者。清姚际恒作《古今伪书考》,认为《仪礼》是“真书杂以伪者”(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254页)。顾栋高作《左氏引经不及周官仪礼论》,则直疑《仪礼》为汉儒所缀辑。
伪书说不能成立。汉代《仪礼》的传授,自汉初高堂生以下五家(高堂生、萧奋、孟卿、后苍、二戴),不绝如缕,条理清楚。先秦典籍,如《左传》、《论》、《孟》,对《仪礼》所记礼仪节次,多所称引,都可为证。此点清人胡培翚《仪礼非后人伪撰辨》论之甚详。周公作《仪礼》之说亦不可据信。盖礼仪乃因俗立制,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大戴礼记·礼三本》所谓“凡礼,始于脱,成于文,终于隆”,讲的正是这个道理。邵懿辰《礼经通论》说:“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这种看法是对的。但若依此说,《仪礼》作为周礼,便不能遽尔完成于周初的周公。梁启超说:“《仪礼》。。大抵应为西周末春秋初之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60页)
此说当近乎历史实际。
关于孔子与《仪礼》的关系。《史记·孔子世家》说:“书传、礼记自孔氏。”此处“礼记”,即指《仪礼》。《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按史公说法,孔子对《仪礼》,是“修起”,而不是“作”。“修起”,就是整理修复,免于澌灭。孔子生当春秋“礼坏乐崩”之世,对三代之礼,特别是周礼,上下搜讨,力求其重建,此点史有明文,不必复赘。
《礼记·杂记下》说:“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檀弓》篇亦记载此事。这是孔子“修起”《仪礼》的确证。《礼记·礼运》记孔子答弟子子游问礼语云:“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夫礼。。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邵懿辰认为射御之“御”为“乡”字之讹。孔子关于礼之所论列,正是《仪礼》十七篇的基本内容。由此可以说,《仪礼》一书的内容,非一时一世而作,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孔子编定为十七篇,使周代礼仪之大体,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网友关注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上帝的食物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驼背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坟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老汉伦克朗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哈·曼丁的故事
- 三根绿枝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麦穗的故事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飞猴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圣母的小酒杯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精品推荐
- 合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4/15℃
- 巴里坤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4/7℃
- 永济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8℃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和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5℃
- 和田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5℃
- 博尔塔拉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8℃
- 吴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5℃
- 阜康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