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板
基本解释
(1).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 后唐 长兴 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卖契刻了印板,这些小见识的,必然笑我。” 茅盾 《子夜》十二:“厂里的工人并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的。”
(2).指印本。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 ,但纸不佳。”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四:“昔时文字,未有印板,多是写本。”
(3).谓用印板印刷。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闻五经印版,自 冯道 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你儜瞧,这角花不是印板的,是用笔画出来的。”
(4).比喻死板不变。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一:“世无印板诗格,前与后原不必其尽相袭也。” 李大钊 《史观》:“纪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
(5).一种大型印章。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包窑的粮堆上打印。”
英文翻译
1.printing forme; forme; plate; typographic block
成语(Idiom):印板(yìn bǎn)
发音(Pronunciation):yìn b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刻有文字或图案的木板,用于印刷。也比喻有才华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印板是用来印刷的工具,通过刻有文字或图案的木板,可以将墨水或颜料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在成语中,印板比喻有才华的人,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或产生重要的影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印板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具有才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人。可以用来赞美艺术家、作家、学者等有独特才能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作品或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千家诗》中。这本诗集是由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编纂的,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歌描述了一块经过千磨万击仍然坚韧不拔的印板。后来,人们将这个诗句中的“千磨万击”引申为比喻有才华的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和锤炼,依然能够保持坚韧的品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块印板,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2. 这位画家的才华就像一块印板,能够创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一块刻有文字或图案的木板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像一块印板,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或产生重要的影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艺术、印刷、文学创作相关的知识,可以进一步理解印板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块印板,他每天写很多有趣的故事给我听。
2. 初中生:那位歌手就像一块印板,他的歌曲深深地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是一块印板,他的研究成果对整个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大学生:这位设计师就像一块印板,他的作品展示了他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