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操
成语(Idiom):持操(chí cāo)
发音(Pronunciation):chí cā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持守原则,坚守操守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持操是指坚守操守,不轻易改变原则和信念。它强调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不违背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动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罕曾经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回答说,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子罕接着问,如何才能做到“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回答说,要“志当存高远,欲求万事兴”。最后,子罕又问,如何才能做到“持操守拙”。孔子回答说,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个故事中的“持操”就是指坚守操守。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持操,从不轻易妥协。
2. 在面对诱惑时,他能够持操不动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持操”与坚守原则和操守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把操杆,象征着他坚守操守,不轻易改变原则。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操守、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守口如瓶”等,进一步丰富对于操守和原则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持操,不做不好的事情。
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持操,没有作弊。
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们要学会持操,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
4. 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要持操,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