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窐
成语(Idiom):甑窐 (zèng wō)
发音(Pronunciation):zèng w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才能或智慧不高明。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甑,古代用来蒸米的器具,窐,指窝。甑窐形容人的才能或智慧不高明,就像蒸米的甑里面是坑坑窝窝一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贬义语境,用来形容某人的才能或智慧有限,不够聪明或不够机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津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甑砧的人,他非常愚笨,没有任何才能。有一天,甑砧去市场上买米,回来后把米放在甑里准备蒸熟。可是他竟然忘记了加水,结果米没有蒸熟,里面还是坑坑窝窝的。从此以后,人们用“甑窐”来形容才能或智慧不高明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甑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常用作定语或表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虽然勤奋,但是在数学上真是甑窐一样。
2. 这个人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解决问题时总是甑窐不堪。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甑窐”。可以想象一个甑里面蒸的米没有加水,结果成了坑坑窝窝的样子,来形象地理解“甑窐”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才能或智慧不高明的成语,如“愚不可及”、“蠢如猪”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虽然很努力学习,但是在英语上还是甑窐。
2. 中学生:他虽然是个班干部,但是在组织活动方面还是甑窐。
3. 大学生:他虽然是个学霸,但是在社交能力上却有点甑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