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服服帖帖
发音(Pronunciation):fú fú tiē tiē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态度谦逊、言行恭顺,毫无怨言。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服服帖帖是由两个“服”和两个“帖”组成的成语。其中,“服”表示顺从、恭顺,“帖”表示贴近、顺从。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态度谦逊、言行恭顺的样子,毫无怨言。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要求或安排毫无怨言地顺从和配合。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待工作或生活中的困难时,态度谦逊、顺从,无怨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将军骠骑在与齐国作战中被俘。齐国国君齐桓公对骠骑十分赞赏,决定释放他,并送他回晋国。当时骠骑的部下都为他担心,担心他会因为回国后受到责罚而心生怨言。然而,骠骑回到晋国后,他对部下说:“我服服帖帖地接受了齐桓公的安排,没有半点怨言。”这个故事由此延伸出了成语“服服帖帖”。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AAB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做事总是服服帖帖的,从来不会有怨言。
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他一样,服服帖帖地面对,而不是抱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服服帖帖”拆分为“服服”和“帖帖”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联想到一个人戴着服装服服贴贴地粘在墙上,表示他态度谦逊、恭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顺从、恭顺相关的成语,如“唯命是从”、“言听计从”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服服帖帖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2. 初中生(14岁):他在家里总是服服帖帖地听父母的话。
3. 高中生(17岁):面对考试的困难,我们应该服服帖帖地努力学习,而不是抱怨。
4. 大学生(20岁):在实习期间,我会服服帖帖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