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毁形灭性
发音(Pronunciation):huǐ xíng miè xì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破坏得非常严重,毁灭性极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破坏的程度极其严重,毁灭的效果极大,无法挽回。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破坏、毁灭的程度极大,无法修复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毁形灭性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胡天胡地》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胡天胡地的人,他犯下了无数罪行,破坏力极大,被形容为“毁形灭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 + 名词 + 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场火灾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毁形灭性的损失。
2. 这场飓风带来的破坏是毁形灭性的,几乎没有一座建筑幸存下来。
3. 那场地震对当地的建筑物造成了毁形灭性的影响,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成毁灭性的破坏力就像是从外部毁掉了事物的形状,使其无法修复,从而形成了“毁形灭性”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破坏、毁灭的成语,如“一败涂地”、“草木皆兵”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地震的时候,房子都倒塌了,真是毁形灭性。
2. 初中生:这场洪水给农田带来了毁形灭性的破坏,农民的收成都被冲走了。
3. 高中生:这个城市经历了一场战争,城市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毁形灭性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