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戏言
基本解释
谓说话算数,不开玩笑。《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瑜 曰:‘军中无戏言。’”亦省作“ 无戏 ”。 北周 庾信 《成王刻桐叶封虞赞》:“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 唐 其有君。”
成语(Idiom):无戏言
发音(Pronunciation):wú xì y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没有任何虚假的言辞或演戏,直率真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说话直截了当,毫不虚伪,不耍花招,不做做作。形容人言行坦率,不做作,不虚伪。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真实直率,不做作,不虚伪。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言行举止的真实性和直接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一句:“无戏言,唯车笠。”意思是说没有虚假的言辞,只有一辆车和一顶笠子。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无戏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很直爽,说话总是无戏言。
2. 她是个很真诚的人,从来不会说无戏言。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真实”、“直率”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真实性、直率性相关的成语,如“言必信,行必果”、“直言不讳”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老师,我喜欢你的课,因为你总是说无戏言。
2. 初中生(14岁):我觉得他是个很可靠的朋友,因为他从来不会说无戏言。
3. 高中生(17岁):我喜欢和他交朋友,因为他很直率,从不说无戏言。
4. 大学生(20岁):在职场上,诚实和直率是很重要的品质,我们要学会做到无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