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缺
成语(Idiom):晦缺(huì quē)
发音(Pronunciation):huì quē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昏暗不明、不清晰,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能不出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晦缺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晦指黑暗、昏暗,缺指不足、缺少。合起来表示事物昏暗不明、不清晰,或者人的才能不出众。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晦缺一词可用于描述物质、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不明确、不清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天气阴沉、视线模糊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明确的情况。此外,晦缺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能不出众、能力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晦缺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原文是“晦缺不明”。在古代,晦缺一词多用于描述天文学中的阴晦不明的现象,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或人的昏暗不明。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晦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问题的答案晦缺不明,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解决。
2. 她的画作晦缺而又富有想象力,颇具艺术性。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晦缺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黑暗、昏暗的房间,里面的物体都无法辨认清晰,就像晦缺一词所描述的意思一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晦缺相关的成语,如晦涩、晦暗、晦气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天空晦缺着乌云,下雨了。
2. 初中生(13-15岁):他的回答晦缺不明,让人一头雾水。
3. 高中生(16-18岁):这篇文章的观点晦缺,读起来很费解。
4. 大学生(19-22岁):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但现有的数据晦缺不明。
5. 成年人(23岁及以上):他的演讲晦缺不清,听众很难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