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淡黄色的、像大肚舢板似的云片,在新切尔卡斯克上空静静地飘移。在淡黄云片上面的蓝色高空中,正对着闪闪发光的教堂圆顶,一动不动地高悬着一片灰色的。像乱蓬蓬的卷毛羊皮似的乌云。这片乌云的长尾巴像起伏的波浪一样伸延下来,在克里维扬斯克镇上空泛着粉红色的霞光。
升起黯淡无光的太阳,照到将军府的窗户上,却闪出刺目的光芒。房舍倾斜的铁皮屋顶也在闪闪发光,一只手伸向北方,擎着西伯利亚王冠的叶尔马克的铜像上,还残留着昨天雨后的潮气。
一排徒步的哥萨克正沿着克列先斯基斜坡走上来、阳光在他们背着的步枪刺刀上闪耀一清晰的、但是刚能听到的哥萨克的脚步声并没有搅乱被稀疏行人的脚步声和马车的颠簸声划破的清晨透明的寂静。
这天早晨,伊利亚·本丘克搭乘从莫斯科开来的火车到了新切尔卡斯克。他最后一个从车上走下来。整理着身上旧夹大衣的衣襟,他觉得穿便衣很不舒服,很不习惯。
月台仁有一名宪兵和两个不知道为什么发笑的年轻姑娘在来回踱步。本任克腋下夹着一个廉价的、已经破得相当可观的手提箱,往城里走;一路上,直到城郊的街上,没有遇到一个人一过了半个钟头,本丘克斜穿过城市,在一所快倒塌的小房子旁边站住。这所久未修缮过的小房子,看来非常寒酸。屋顶在时间巨掌的重压下塌陷了,墙也歪斜了,百叶窗已经摇摇欲坠,窗户东倒西歪。本丘克推开板棚门,激动地打量了一眼房子和狭小的院于,急忙朝台阶走去。
狭小的过道,被一只装满了各种杂物的大箱子占去了一半。黑暗中,本丘克的膝盖撞到了箱子角上,——他也没感到疼,拉开了屋门。低矮的小堂屋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走进第二间屋于,那里也没看到一个人,就在门口站住了。一闻到这座房子特有的那种非常熟悉的气味,他的头有点晕。他一眼看到了所有的陈设:挂在内室正对门的角落里的沉重的圣像框于、床、桌,桌子上方墙上挂着斑斑点点的、有了年头的小镜子,几张相片,几把破旧的维也纳式椅子,缝纫机,卧榻上放着由于使用过久、变得黯淡无光的火壶。本丘克的心忽然猛烈地跳动起来,——简直要憋闷死了,他用嘴吸着气,转过身来,扔下手提箱,打量了一下厨房:用品红涂过的、前脸很宽的炉炕依然亲切地闪着暗光,一只老花猫正从浅蓝色的布帘后面向外窥视;它的眼睛里闪着懂事的、几乎像人一样的好奇神色,——显然,很少有客人来。桌子上乱放着些没有洗的杯盘,桌旁的凳子上扔着一团毛线,四根闪闪发光的织针成方形穿在一只还没有织完的袜筒上。
八年来,这里竞什么都没有改变。本丘克好像是昨天才离开这里似的。他又从屋子里跑到台阶上来,从院子尽头的小板棚的门里走出一位被艰难的生活压得弯腰驼背的老太太。“妈妈!……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她吗?……”本丘克嘴唇颤动着潮她跑去。他从头上扯下帽子,攥在手里。
“你找谁?您找谁?”老太太把手迹在已经失去光泽的眉毛上,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惊愕地问道。
“妈妈!……”本丘克低声叫道。“你怎么啦,不认识我啦……”
他跌跌撞撞地朝她走去,看见母亲被他的叫声吓得晃了一晃,仿佛被打了一下似的,显然,她是想跑,但是没有力气跑了,于是摇摇晃晃地走起来,就像是顶着大风走似的。本丘克急忙抱住就要倒下的母亲,吻着她那堆满皱纹的小脸和由于惊吓和狂喜而发暗的眼睛,他不知所措,不断地眨着眼睛。
“伊柳沙!……伊柳申卡!……亲爱的儿子!我真没有想到是你啊……主啊,你是从哪儿来的呀?……”老太太小声嘟哝着,想挺直身子,用两条衰弱的腿站稳。
他们走进屋。只是在从激动中平静下来以后,本丘克才重又感到身上那件别人的大衣使他那么不舒服,——它太瘦了,紧箍着胳肢窝,妨碍每一个动作。他如释重负脱去大衣,坐到桌边。
“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多少年没有见到你啦。我亲爱的孩子!你长得这么高啦,而且都显老啦!我怎么能认出你呀!”
“好啦,你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妈妈?”本丘克含笑问道。
她一面颠三倒四地讲着,一面忙活着:收拾桌子,往火壶里添着炭,抹着脸上的眼泪和炭灰,不断地跑到儿子跟前,摸摸他的手,浑身哆嗦着,紧靠在他的肩膀上。她烧热了水,亲自给他洗了洗头,从箱子底的什么地方找出来一套旧得发黄的干净内衣给他换上,喂饱了亲爱的客人——一直坐到半夜,眼睛盯着儿子,问这问那,伤心地点着头。
本丘克躺下睡的时候,邻近的钟楼上已经敲了两点。他立刻就睡熟了,进入了梦乡,忘却了现实:他觉得自己是职业学校的淘气的学生,在外面野够了,就躺下酣睡起来,可是母亲却还推开厨房的门,从那里严厉地问道:“伊柳沙,明天的功课都准备好了吗?”——就这样,他脸上浮着紧张愉快的笑容睡熟了。
到天亮,母亲已经来看过他好几次,给他整整被子和枕头,亲亲他那斜垂着一络亚麻色头发的宽大的前额,又悄悄地走开。
过了一天,本丘克又走了、这天早晨,一位穿着军大衣、戴着保护色制帽的同志到他这里来了,低声对他说了些什么,本丘克立即就忙活起来,急忙收拾好手提箱,把母亲给他洗好的一套内衣放在上面,——不舒服地皱着眉头,穿上那件大衣。他匆匆地和母亲道别,答应她过一个月再来。
“你又上哪儿去呀,伊柳沙?”
“去罗斯托夫,妈妈,去罗斯托夫。很快就会回来……你……你,妈妈,别难过!”他安慰老太太说。
她急忙把自己贴身戴的一个小十字架摘下来,——一面亲着儿子,给他画着十字,一面把十字架挂在他脖子上。整理着领子里的十字架带子,手指直哆嗦,冰凉冰凉的。
“戴着它,伊柳沙、这是——圣尼古拉·米尔利基斯基十字架。大慈大悲的圣徒,他会保护你和拯救你,慈悲的圣徒啊,保护他免灾去难吧……我只有这么一个亲人……”她把火热的眼睛紧贴在十字架上,嘟哝说。
她拼命拥抱儿于,嘴唇抑制不住地颤抖,痛苦地向下咧着。一滴一滴的热泪,像春雨一样,洒在本丘克的毛烘烘的手上。本丘克把母亲的手从自己的脖子上拿开,皱着眉头,跑到台阶上。
罗斯托夫车站拥挤不堪。地上尽是烟卷头和葵花子皮,简直可以没到脚踝。卫戍部队的士兵在车站广场上兜售公家发的军装、烟草和偷来的东西。在大多数南方沿海城市常见的、由不同种族汇成的人群在缓缓地移动着,喧闹着。
“阿斯莫洛夫香烟,阿斯莫洛夫香烟,零卖!”卖香烟的孩子在大声叫喊。
“贱卖,市民先生……”一个可疑的东方人,鬼鬼祟祟地在本丘克的耳边低声说,井且朝自己鼓胀起来的大衣襟挤了挤眼。
“干炒葵花子儿!卖葵花子儿!”挤在车站进口处做生意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南腔北调地叫卖着。
六七个黑海舰队的水兵哈哈大笑着,高声谈论着,穿过人群。他们身着节日的礼服,帽带随风飘荡,钮扣闪着金光,肥大的裤脚L 沾满了灰尘。人群恭敬地给他们让路。
本丘克走着,慢慢地在人群里挤撞。
“金的?!滚你妈的蛋吧!你的金子是火壶上的金子……你以为我不认识怎么的?”一个火花队的瘦弱士兵嘲笑说。
那个卖东西的人摇晃着一条重得可疑的金链子,不服气地对他大声嚷道:“你懂什么呀?……这是金的!……赤金的,告诉你吧,这是从一个审判员手里弄来的……哼,滚你妈的吧,废物一个!给你看看成色戳子……愿不愿意?”
“船队不起航啦……你还在那里胡说什么呀!”旁边有人说。
“为什么不起航啦?”
“报上说的……”
“喂,大耗子,拿到这儿来!”
“我们投票拥护‘第五号’。非这样做不可,否则对我们不利……”
“玉米面粥!好吃的玉米面粥!吃吧!”
“兵车司令保证说:明天我们就动身。”
本丘克找到党委会所在的楼房,顺着楼梯走上二楼。一个肩上扛着上了刺刀的日本造步枪的工人赤卫队队员拦住了他。
“您找谁,同志!”
“我找阿布拉姆松同志。他在这儿吗?”
“往左,第三个房间。”
一个鼻子很大、头发像甲虫一样黑。身材矮小的人左手的手指头放在西服上衣的衣襟里,右手很有规律地摇晃着,正对一个上了点年纪的铁路工人大发雷霆。
“这样可不行!这根本不是组织!用这样的方法去进行宣传鼓动您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从那个铁路工人脸上窘急、遗憾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想说什么,进行辩解,但是那个黑头发的人没有容他开日;这个人看来非常激动,不想听对方的话,避开对方的视线,喊叫道:“请您立刻就撤消米特琴科的职务!对您那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不闻不问。韦尔霍茨基要受革命法庭审判!把他逮捕了吗?是吗?……我将坚决主张,把他枪毙!”他严峻地结束了谈话,把激动的脸转向本丘克;火气还没有完全平息下来,所以厉声问道:“您有什么事?”
“您是阿布拉姆松吗?”
“是。”
本丘克把证明文件和彼得格勒一位负责同志写的介绍信交给他,在旁边的窗户台上坐下。
阿布拉姆松仔细地看完了信,忧郁地笑了笑(对自己的大声叫嚷感到难为情),请求说:“请您稍等一会儿,咱们立刻就谈。”
他让那个满脸流汗的铁路工人走了以后,自己也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领来一个魁梧的、脸刮得光光的军人丁颚上有一道浅蓝色的刀砍的伤疤,颇有基于军官的风度。
“这是我们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来,认识认识吧。同志,您……请原谅,我忘记您贵姓啦。”
“我姓本丘克。”
“……本丘克同志……您的专长好像是机枪手吧?”
“是的。”
“这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那个军人笑着说。
他脸上那道伤疤,从耳朵边直到下巴,由于这一笑全都变成了粉红色。
“您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期间内,为我们的工人赤卫军组织一个机枪队吗?”阿布拉姆松问道。
“我尽力去做。这是需要些时间的。”
“好,那么您需要多少时间呢?要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还是三个星期?”那个军人把身于倾向本丘克,天真地。期待地笑着问道。
“几天就行。”
“这太好啦。”
阿布拉姆松擦了擦额角,生气地说:“这儿的卫戍部队的士气非常低落,他们已经不顶用了。本丘克同志,我们这儿也和其他各地一样,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工人身上啦_水兵还好,至于步兵……所以,您明白吗,我们想要有一批自己的机枪手。”他捋了捋那一圈发青的大胡子,关心地问:“您需要些什么物质保证?好,我们会办好的。您今天吃过饭了吗?嗅,当然是没有啦!”
“老兄,你一定挨过不少饿吧?你一眼就能辨出饿肚子的人和吃饱饭的人。这样早你就有了一络白头发,你一定是受过很多苦或者惊吓吧?”本丘克怀着感动的亲切心情,望着阿布拉姆松那满头黑发中右边露出一络刺眼白头发的脑袋,心里想道。跟着送他的人去阿布拉姆松住处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着他:“真是个好小伙子,像个布尔什维克!他的性格有倔强、固执的一面,但又保持着善良的人性。他毫不犹豫地要给一个怠工的,叫什么韦尔霍茨基的家伙判死刑,而对另一个同志却又非常爱护和关心。”
他心头充满了跟阿布拉姆松会见的亲切印象,走到阿布拉姆松在塔甘罗格区边缘上的住所;他在一间堆满书籍的小屋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吃过饭,又把阿布拉姆松写的一张便条交给房子的女主人,然后躺到床上,不记得怎么就睡着了。
淡黄色的、像大肚舢板似的云片,在新切尔卡斯克上空静静地飘移。在淡黄云片上面的蓝色高空中,正对着闪闪发光的教堂圆顶,一动不动地高悬着一片灰色的。像乱蓬蓬的卷毛羊皮似的乌云。这片乌云的长尾巴像起伏的波浪一样伸延下来,在克里维扬斯克镇上空泛着粉红色的霞光。
升起黯淡无光的太阳,照到将军府的窗户上,却闪出刺目的光芒。房舍倾斜的铁皮屋顶也在闪闪发光,一只手伸向北方,擎着西伯利亚王冠的叶尔马克的铜像上,还残留着昨天雨后的潮气。
一排徒步的哥萨克正沿着克列先斯基斜坡走上来、阳光在他们背着的步枪刺刀上闪耀一清晰的、但是刚能听到的哥萨克的脚步声并没有搅乱被稀疏行人的脚步声和马车的颠簸声划破的清晨透明的寂静。
这天早晨,伊利亚·本丘克搭乘从莫斯科开来的火车到了新切尔卡斯克。他最后一个从车上走下来。整理着身上旧夹大衣的衣襟,他觉得穿便衣很不舒服,很不习惯。
月台仁有一名宪兵和两个不知道为什么发笑的年轻姑娘在来回踱步。本任克腋下夹着一个廉价的、已经破得相当可观的手提箱,往城里走;一路上,直到城郊的街上,没有遇到一个人一过了半个钟头,本丘克斜穿过城市,在一所快倒塌的小房子旁边站住。这所久未修缮过的小房子,看来非常寒酸。屋顶在时间巨掌的重压下塌陷了,墙也歪斜了,百叶窗已经摇摇欲坠,窗户东倒西歪。本丘克推开板棚门,激动地打量了一眼房子和狭小的院于,急忙朝台阶走去。
狭小的过道,被一只装满了各种杂物的大箱子占去了一半。黑暗中,本丘克的膝盖撞到了箱子角上,——他也没感到疼,拉开了屋门。低矮的小堂屋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走进第二间屋于,那里也没看到一个人,就在门口站住了。一闻到这座房子特有的那种非常熟悉的气味,他的头有点晕。他一眼看到了所有的陈设:挂在内室正对门的角落里的沉重的圣像框于、床、桌,桌子上方墙上挂着斑斑点点的、有了年头的小镜子,几张相片,几把破旧的维也纳式椅子,缝纫机,卧榻上放着由于使用过久、变得黯淡无光的火壶。本丘克的心忽然猛烈地跳动起来,——简直要憋闷死了,他用嘴吸着气,转过身来,扔下手提箱,打量了一下厨房:用品红涂过的、前脸很宽的炉炕依然亲切地闪着暗光,一只老花猫正从浅蓝色的布帘后面向外窥视;它的眼睛里闪着懂事的、几乎像人一样的好奇神色,——显然,很少有客人来。桌子上乱放着些没有洗的杯盘,桌旁的凳子上扔着一团毛线,四根闪闪发光的织针成方形穿在一只还没有织完的袜筒上。
八年来,这里竞什么都没有改变。本丘克好像是昨天才离开这里似的。他又从屋子里跑到台阶上来,从院子尽头的小板棚的门里走出一位被艰难的生活压得弯腰驼背的老太太。“妈妈!……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她吗?……”本丘克嘴唇颤动着潮她跑去。他从头上扯下帽子,攥在手里。
“你找谁?您找谁?”老太太把手迹在已经失去光泽的眉毛上,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惊愕地问道。
“妈妈!……”本丘克低声叫道。“你怎么啦,不认识我啦……”
他跌跌撞撞地朝她走去,看见母亲被他的叫声吓得晃了一晃,仿佛被打了一下似的,显然,她是想跑,但是没有力气跑了,于是摇摇晃晃地走起来,就像是顶着大风走似的。本丘克急忙抱住就要倒下的母亲,吻着她那堆满皱纹的小脸和由于惊吓和狂喜而发暗的眼睛,他不知所措,不断地眨着眼睛。
“伊柳沙!……伊柳申卡!……亲爱的儿子!我真没有想到是你啊……主啊,你是从哪儿来的呀?……”老太太小声嘟哝着,想挺直身子,用两条衰弱的腿站稳。
他们走进屋。只是在从激动中平静下来以后,本丘克才重又感到身上那件别人的大衣使他那么不舒服,——它太瘦了,紧箍着胳肢窝,妨碍每一个动作。他如释重负脱去大衣,坐到桌边。
“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多少年没有见到你啦。我亲爱的孩子!你长得这么高啦,而且都显老啦!我怎么能认出你呀!”
“好啦,你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妈妈?”本丘克含笑问道。
她一面颠三倒四地讲着,一面忙活着:收拾桌子,往火壶里添着炭,抹着脸上的眼泪和炭灰,不断地跑到儿子跟前,摸摸他的手,浑身哆嗦着,紧靠在他的肩膀上。她烧热了水,亲自给他洗了洗头,从箱子底的什么地方找出来一套旧得发黄的干净内衣给他换上,喂饱了亲爱的客人——一直坐到半夜,眼睛盯着儿子,问这问那,伤心地点着头。
本丘克躺下睡的时候,邻近的钟楼上已经敲了两点。他立刻就睡熟了,进入了梦乡,忘却了现实:他觉得自己是职业学校的淘气的学生,在外面野够了,就躺下酣睡起来,可是母亲却还推开厨房的门,从那里严厉地问道:“伊柳沙,明天的功课都准备好了吗?”——就这样,他脸上浮着紧张愉快的笑容睡熟了。
到天亮,母亲已经来看过他好几次,给他整整被子和枕头,亲亲他那斜垂着一络亚麻色头发的宽大的前额,又悄悄地走开。
过了一天,本丘克又走了、这天早晨,一位穿着军大衣、戴着保护色制帽的同志到他这里来了,低声对他说了些什么,本丘克立即就忙活起来,急忙收拾好手提箱,把母亲给他洗好的一套内衣放在上面,——不舒服地皱着眉头,穿上那件大衣。他匆匆地和母亲道别,答应她过一个月再来。
“你又上哪儿去呀,伊柳沙?”
“去罗斯托夫,妈妈,去罗斯托夫。很快就会回来……你……你,妈妈,别难过!”他安慰老太太说。
她急忙把自己贴身戴的一个小十字架摘下来,——一面亲着儿子,给他画着十字,一面把十字架挂在他脖子上。整理着领子里的十字架带子,手指直哆嗦,冰凉冰凉的。
“戴着它,伊柳沙、这是——圣尼古拉·米尔利基斯基十字架。大慈大悲的圣徒,他会保护你和拯救你,慈悲的圣徒啊,保护他免灾去难吧……我只有这么一个亲人……”她把火热的眼睛紧贴在十字架上,嘟哝说。
她拼命拥抱儿于,嘴唇抑制不住地颤抖,痛苦地向下咧着。一滴一滴的热泪,像春雨一样,洒在本丘克的毛烘烘的手上。本丘克把母亲的手从自己的脖子上拿开,皱着眉头,跑到台阶上。
罗斯托夫车站拥挤不堪。地上尽是烟卷头和葵花子皮,简直可以没到脚踝。卫戍部队的士兵在车站广场上兜售公家发的军装、烟草和偷来的东西。在大多数南方沿海城市常见的、由不同种族汇成的人群在缓缓地移动着,喧闹着。
“阿斯莫洛夫香烟,阿斯莫洛夫香烟,零卖!”卖香烟的孩子在大声叫喊。
“贱卖,市民先生……”一个可疑的东方人,鬼鬼祟祟地在本丘克的耳边低声说,井且朝自己鼓胀起来的大衣襟挤了挤眼。
“干炒葵花子儿!卖葵花子儿!”挤在车站进口处做生意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南腔北调地叫卖着。
六七个黑海舰队的水兵哈哈大笑着,高声谈论着,穿过人群。他们身着节日的礼服,帽带随风飘荡,钮扣闪着金光,肥大的裤脚L 沾满了灰尘。人群恭敬地给他们让路。
本丘克走着,慢慢地在人群里挤撞。
“金的?!滚你妈的蛋吧!你的金子是火壶上的金子……你以为我不认识怎么的?”一个火花队的瘦弱士兵嘲笑说。
那个卖东西的人摇晃着一条重得可疑的金链子,不服气地对他大声嚷道:“你懂什么呀?……这是金的!……赤金的,告诉你吧,这是从一个审判员手里弄来的……哼,滚你妈的吧,废物一个!给你看看成色戳子……愿不愿意?”
“船队不起航啦……你还在那里胡说什么呀!”旁边有人说。
“为什么不起航啦?”
“报上说的……”
“喂,大耗子,拿到这儿来!”
“我们投票拥护‘第五号’。非这样做不可,否则对我们不利……”
“玉米面粥!好吃的玉米面粥!吃吧!”
“兵车司令保证说:明天我们就动身。”
本丘克找到党委会所在的楼房,顺着楼梯走上二楼。一个肩上扛着上了刺刀的日本造步枪的工人赤卫队队员拦住了他。
“您找谁,同志!”
“我找阿布拉姆松同志。他在这儿吗?”
“往左,第三个房间。”
一个鼻子很大、头发像甲虫一样黑。身材矮小的人左手的手指头放在西服上衣的衣襟里,右手很有规律地摇晃着,正对一个上了点年纪的铁路工人大发雷霆。
“这样可不行!这根本不是组织!用这样的方法去进行宣传鼓动您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从那个铁路工人脸上窘急、遗憾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想说什么,进行辩解,但是那个黑头发的人没有容他开日;这个人看来非常激动,不想听对方的话,避开对方的视线,喊叫道:“请您立刻就撤消米特琴科的职务!对您那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不闻不问。韦尔霍茨基要受革命法庭审判!把他逮捕了吗?是吗?……我将坚决主张,把他枪毙!”他严峻地结束了谈话,把激动的脸转向本丘克;火气还没有完全平息下来,所以厉声问道:“您有什么事?”
“您是阿布拉姆松吗?”
“是。”
本丘克把证明文件和彼得格勒一位负责同志写的介绍信交给他,在旁边的窗户台上坐下。
阿布拉姆松仔细地看完了信,忧郁地笑了笑(对自己的大声叫嚷感到难为情),请求说:“请您稍等一会儿,咱们立刻就谈。”
他让那个满脸流汗的铁路工人走了以后,自己也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领来一个魁梧的、脸刮得光光的军人丁颚上有一道浅蓝色的刀砍的伤疤,颇有基于军官的风度。
“这是我们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来,认识认识吧。同志,您……请原谅,我忘记您贵姓啦。”
“我姓本丘克。”
“……本丘克同志……您的专长好像是机枪手吧?”
“是的。”
“这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那个军人笑着说。
他脸上那道伤疤,从耳朵边直到下巴,由于这一笑全都变成了粉红色。
“您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期间内,为我们的工人赤卫军组织一个机枪队吗?”阿布拉姆松问道。
“我尽力去做。这是需要些时间的。”
“好,那么您需要多少时间呢?要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还是三个星期?”那个军人把身于倾向本丘克,天真地。期待地笑着问道。
“几天就行。”
“这太好啦。”
阿布拉姆松擦了擦额角,生气地说:“这儿的卫戍部队的士气非常低落,他们已经不顶用了。本丘克同志,我们这儿也和其他各地一样,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工人身上啦_水兵还好,至于步兵……所以,您明白吗,我们想要有一批自己的机枪手。”他捋了捋那一圈发青的大胡子,关心地问:“您需要些什么物质保证?好,我们会办好的。您今天吃过饭了吗?嗅,当然是没有啦!”
“老兄,你一定挨过不少饿吧?你一眼就能辨出饿肚子的人和吃饱饭的人。这样早你就有了一络白头发,你一定是受过很多苦或者惊吓吧?”本丘克怀着感动的亲切心情,望着阿布拉姆松那满头黑发中右边露出一络刺眼白头发的脑袋,心里想道。跟着送他的人去阿布拉姆松住处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着他:“真是个好小伙子,像个布尔什维克!他的性格有倔强、固执的一面,但又保持着善良的人性。他毫不犹豫地要给一个怠工的,叫什么韦尔霍茨基的家伙判死刑,而对另一个同志却又非常爱护和关心。”
他心头充满了跟阿布拉姆松会见的亲切印象,走到阿布拉姆松在塔甘罗格区边缘上的住所;他在一间堆满书籍的小屋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吃过饭,又把阿布拉姆松写的一张便条交给房子的女主人,然后躺到床上,不记得怎么就睡着了。
上一篇:第十三章
下一篇:第二十三章
网友关注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上帝的食物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老汉伦克朗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坟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乌木马的故事
- 三根绿枝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麦穗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飞猴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驼背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哈·曼丁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精品推荐
- 射阳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0/18℃
- 民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6/14℃
- 吐鲁番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0/20℃
- 大丰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9℃
- 平罗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5℃
- 岳普湖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9/15℃
- 平陆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3/18℃
- 芮城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6℃
- 精河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7/14℃
- 哈密地区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3/10℃
分类导航
静静的顿河全部章节
- 新版说明
- 第九章
- 顿河悲歌
- 第十九章
- 第十章
- 第二十章
- 第一卷 第一章
- 第十一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章
- 第十二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三章
- 第十三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四章
- 第十四章
- 第五章
- 第二卷 第一章
- 第十五章
- 第六章
- 第二章
- 第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三章
- 第十七章
- 第八章
- 第四章
- 第十八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五章
- 第十七章
- 第六章
- 第八章
- 第十八章
- 第七章
- 第九章
- 第十九章
- 第八章
- 第十章
- 第二十章
- 第九章
- 第十一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十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卷 第一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一章
- 第二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三章
- 第四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四卷 第一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六章
- 第二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三章
- 第四章
- 第十九章
- 第十四章
- 第五章
- 第二十章
- 第十五章
- 第六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十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十八章
- 第九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十九章
- 第十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十章
- 第二十章
- 第五卷 第一章
- 第十一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五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六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九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九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十九章
- 第十章
- 第六卷 第一章
- 第二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四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五章
- 第十五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六章
- 第十六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十七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八章
- 第十八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五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四章
- 第十四章
- 第六十章
- 第五章
- 第十五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十六章
- 第七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十七章
- 第八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十八章
- 第九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十九章
- 第十章
- 第七卷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