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架无人攻击直升机通过测试成功实现武器化
10月底,美国“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顺利通过军方测试,不但在侦察飞行中准确发现目标,还成功发射了两枚激光制导炸弹,从而成为美国第一架无人攻击直升机,获得美国海陆军的双重青睐。海军计划将其装备到美国濒海战斗舰上协助反潜和指挥行动,而陆军则选中它成为“未来战斗系统”的旅级装备,协助扫雷和为指挥官提供情报。它的研制者诺·格公司还准备为其装备“地狱火”导弹,将其打造为无人直升机领域的“掠夺者”。
10月底,美国“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顺利通过军方测试,不但在侦察飞行中准确发现目标,还成功发射了两枚激光制导炸弹,从而成为美国第一架无人攻击直升机,开辟了无人直升机作战的新领域。垂直起降战术无人机又称为无人直升机,听起来像是深不可测的新装备,但这种武器在美军服役的历史并不短,而最近十年则是它发展的高潮期,在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这种装备主要在美国海军安身立命,用途则集中在反潜作战中。
因伊拉克战争获重生
美国海军第一架无人直升机是QH-50型无人驾驶遥控反潜直升机,于1963年开始装备。上个世纪中期,为了强化一般水面舰艇的反潜搜索能力来应对苏联庞大的潜舰威胁,美国海军委托“螺旋动力”直升机公司在50年代研发了QH-50用以装备海军。
QH-50的前身是为美国海军设计的一种单人驾驶微型直升机,专门用于完成短距载人任务,接到合同后,“螺旋动力”将其改装为无人驾驶直升机,可在母舰半径50公里的区域内执行任务,载人任务则改为携带武器。QH-50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雄峰”鱼雷发射平台发射一枚Mk-46鱼雷或两枚Mk-44鱼雷。此后经过几次改进,QH-50的筹载量由393公斤增至517公斤,除了两枚MK-44鱼雷外也可选择携带一枚MK-57深水核弹。
QH-50设计的初衷是通过舰艇指挥中心的指令对敌方潜艇出没区域进行侦察,发现目标后发射鱼雷,并在完成发射后返回母舰,不过,QH-50服役后的表现无法有效满足美军的反潜需求,失事率也非常高。美国海军在上世纪60年代共接收了近800架QH-50,但其中400多架都在执行任务时失踪,而这些问题始终无法获得解决,加上能在视距外打击敌方潜舰的反潜导弹技术越来越成熟,美国海军在1970年取消了继续发展QH-50的计划,已服役的QH-50也迅速地退役,大部分充作靶机,少数则用来进行若干研究实验,或者放进博物馆。
QH-50项目撤消后,美国海军认为唯有能携带足够装备而且拥有良好作业能力的有人驾驶直升机,才能有效担负反潜任务,因此开始研发以有人直升机为主的轻型空载多用途系统来取代QH-50。不过,美国海军并未放弃无人机的研制。在QH-50之后,美国海军还是参与了几个无人直升机的项目,其中以与加拿大在该国CL-227“哨兵”无人直升机基础上联合研制新“哨兵”最为出名。“哨兵”于1993年开始接受最终检验,不过其18次计划任务只有7次实际执行,而这7次中却又只有两次成功发射,虽然如此,美国海军还是认为它达到了预定目标,但“哨兵”的性价比并不如意,美国海军未考虑将其装备,但却又燃起了对无人直升机的兴趣。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于2000年2月开始研制,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承担研制,美国军方最初曾计划将其发展为海军装备的主要无人机型,但在2002年1月的测试试验结束后,美国国防部停止了对该计划的拨款。直至2003年伊拉克战场,美军直升机频频遭袭损伤惨重,五角大楼才把注意力又转向无人驾驶直升机,“火力侦察兵”再次获得生机,同时以海军型和陆军型两个系列强劲发展。海军型编号为RQ-8A,陆军型编号为RQ-8B。RQ-8A旋翼用3个桨叶,而RQ-8B用4个桨叶。不过,RQ-8A也是“火力侦察兵”的发展试验型,将被MQ-8B取代。
侦察能力可比“全球鹰”
“火力侦察兵”以施韦策尔-333型商用直升机为基础研制,美国施韦策尔公司是著名的直升机生产商西科斯基公司的子公司。由有人直升机摇身一变成了无人机,“火力侦察兵”充分利用成熟的直升机技术和零部件,仅对机身和燃油箱作一些改进,而机载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又采用了诺·格公司自家著名的“全球鹰”无人机所使用的系统,这样做使它在短期内就获得了高超的侦察能力,显然有利于节省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不过,采用“全球鹰”的部分系统也使它的成本大大增加。
高超的侦察能力是“火力侦察兵”的主要特点。它携带通用原子公司提供的具有地面活动目标指示器的Lynx合成孔径雷达,机上装置的光-电/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指示器/测距仪,可以提供极其精确情报、侦察和监视功能。诺·格还打算给它建立先进信息交流结构,使用户可以直接从与“火力侦察兵”相链接的监视平台下载目标图像,并重新调整传感器来获取更新的图像。此外,美国最先进的ASTAMIDS空中探雷系统未来也将装备“火力侦察兵”,该系统具有综合多功能传感器和电光红外/多功能光谱成像设备,可用于探测有规律部署的地表地雷、埋藏地雷以及分散部署的埋藏地雷。此外,ASTAMIDS系统还可用于探测障碍物、作战车辆和其他作战目标,其中包括伪装目标。
中断通信后,自己“回家”
该机的自主能力也具有相当水平。2003年6月的一次飞行试验中,一架“火力侦察兵”与其地面站之间通信联络被故意中断,它最后自主返回预定点,并自行着陆和关闭发动机。为考验飞机的自主能力,飞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机与其地面站之间在回收过程中始终没有通信。这次成功的回收结果表明“火力侦察兵”可快速和自主地对中断通信之类意外任务事故作出反应的能力,进一步证明该无人机系统的自主和成熟水平及其进行全部任务的灵活性。
“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与其他固定翼无人机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它行动适应性强,可在狭窄的场地和舰船上垂直起降,能全自主飞行,具有良好的超低空和贴地飞行能力。与有人直升机相比,它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它不必担忧人员伤亡,也不会有因人员体力、精力疲乏而影响作战功能的问题。它噪声很小、结构尺寸也小巧,空中行动很难被察觉。它可以全天候深入纵深和危险地区上空执行任务,帮助美军实现“零伤亡”目标。
可载“地狱火”发动突袭
2005年,“火力侦察兵”项目发展进入了至为关键的一年,诺·格公司成功使其实现武器化,这种先进的无人直升机执行任务的范围将不仅仅局限在情报侦察方面,它也有可能像“掠夺者”无人机那样携带“地狱火”导弹对目标发动突然袭击。
无人直升机在美国海军首次登场即具备了发射鱼雷的能力,因此,将“火力侦察兵”发展成为一个有威胁的杀伤平台一直是诺·格的既定目标。美国海军也希望这种无人机平台能成为一种多功能武器系统,承担海上巡逻侦察任务和进行反潜、反舰和反水雷作战。“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已经展示出美海军武备发展和作战方式的一个新变化,它将是美海军舰载武器中的新利器。
由于已经在无人机研制方储备相当的技术,“火力侦察兵”的武器化计划进展得相当迅速。今年7月,“火力侦察兵”成功试射了两枚70毫米口径激光制导火箭弹,这是自主无人直升机首次成功发射武器,证明了“火力侦察兵”执行打击任务的能力,也支持了美国海军和陆军在“火力侦察兵”上装备武器的兴趣。10月底,美国军方顺利完成该款直升机的所有实战测试工作,它在测试中的表现令人满意。在测试中,直升机升空飞行16公里后,首先在每小时64公里的飞行速度时向地面模拟目标发射了1枚Mark66型空对地导弹,数秒内导弹精确命中目标;随后,直升机又在每小时83公里的速度时向地面模拟目标发射了另一枚Mark66导弹,结果,导弹同样精确命中目标。此外,直升机在空中侦察测试中,也顺利发现了“敌军”的准确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将侦察结果通过电子设备传给了作战指挥部。这次实战检验确立其成为美国首架无人攻击直升机的地位。
如果选用激光制导的70毫米Mark66导弹,“火力侦察兵”最多可携带8枚;诺·格公司还准备让其具备携带一定数量“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的能力,成为像“掠夺者”一样的无人攻击机。“火力侦察兵”持续飞行能力为4个小时,作战半径最高可达340千米,除了可以搜寻和识别目标外,该机还可按重要性对它们进行排序。另外,在攻击任务结束后,“火力侦察兵”还可对目标的毁损程度进行评估。不过,军方并不打算将“火力侦察兵”用作猎杀者,它的主要任务可能是针对集群目标,但如果有施展的机会,该机也可用于攻击临时目标。
成功执行补给任务
实现武器化目标后,“火力侦察兵”的任务范围大大扩展,不过,诺·格公司并未就此止步,继续开发无人机补给作战的能力。
今年8月,诺·格在亚利桑那州的美陆军尤马试验场使用1架“火力侦察兵”进行了一次再补给任务演示。演示中,该机飞往其地面控制站视线外的预定补给点,到达目的地着陆后,士兵们取下它搭载的2个吊舱,然后按下机上的一个开关,该机便自行起飞向基地返航,在进入视线范围时与地面控制站重新建立了通信联系。不仅如此,该机也可在着陆时自行卸下吊舱,或者在空中就将其投下。10月底,诺·格进行了新的空投试验。
迄今为止进行试验和演示的“火力侦察兵”都是RQ-8A型,它只用来试验,数量很有限,真正投产的将是性能更好的MQ-8B,它的旋翼桨叶数量将由A型的3片增加到4片,续航及载荷能力都会因此更高。诺·格称,MQ-8B型“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可利用吊舱搭载重达360千克的物品深入敌方领空,为己方部队进行补给后返回基地。相比之下,目前使用的各种自主空投系统,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制导的CQ-10A“雪雁”(SnowGoose)装备空投伞等都只能一次使用。
按“火力侦察兵”项目负责人乔·爱默生的说法,“火力侦察兵”可在机身两侧各携带一个可搭载约113.5千克货物的吊舱,机头下携带一个可搭载约136千克货物的吊舱,这样全机总搭载能力可达约363千克。只携带机身两侧吊舱时,该机作战半径可达254千米;只携带机头下吊舱时,作战半径可达365千米。吊舱中的货物也可由传感器取代。
美国海军陆军双双选中
“火力侦察兵”的成功使其获得了美国海军与陆军的双重青睐。诺·格将从明年1月开始生产12架MQ-8B“火力侦察兵”,其中8架交付美陆军,4架交付美海军。“火力侦察兵”预定在2011年部署,但也可能提前到2007年。
早在去年9月,“火力侦察兵”就在“雨燕号”高速双体船上开始进行海上试验,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把无人机装备舰船的第一个全尺寸试验计划。美国海军已经选择“火力侦察兵”作为其新一代水面作战舰艇——“濒海战斗舰”的舰载无人机,诺·格将在不久后演示该机的舰上起落能力。目前海军型“火力侦察兵”已试飞170架次,总飞行时间约150小时。海军根据反潜战要求,还考虑在“火力侦察兵”上装备监视雷达。
“火力侦察兵”在演示中所表现出的性能获得了美陆军的高度评价,陆军已选择“火力侦察兵”作为“未来战斗系统”的旅级部队无人机,提供区域通信中继、广域监视、地雷和化学武器探测、信号情报和精确发射支持,这也是“未来战斗系统”已规划的无人机中最大、最高级的一种。“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在混合和匹配传感器、有效载荷和武器系统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它能在各种环境执行陆军的探测任务。它将同陆军的单一系统的地面系统兼容。该机一旦发射,其不由地面站控制,而是转交给空中平台控制如“阿帕奇”或“黑鹰”直升机。它将主要用于执行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为指挥官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一套“火力侦察兵”系统包括4架飞机、两个发射控制站和若干有效载荷。第一架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火力侦察兵”机体将于2006年1~2月时间框架内交付,该机将于2006年6月飞行。
点评:无人直升机升温波音、贝尔抢食
QH-50项目的失败显然曾对无人直升机在美国发展埋下阴影,虽然没有被军方抛弃,但五角大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注意力主要放在固定翼无人机上。从80年代初一直到整个90年代,最为著名的是美国与以色列联合研制的“先锋”无人机(已于2003年被淘汰),这种无人机在陆地和海面上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固定翼无人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美国海军于1996年投资5200万美元授权Alliant技术系统公司研制“先驱者”固定翼无人机,但该项目的性价比让海军十分失望。适合舰载无人机使用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试验过,几乎没有很成功的,但海军战术指挥官的指挥需要又离不开海基无人机。此后,美国海军的兴趣又回到了无人直升机上,并与海军陆战队联合资助该领域的研究。
不过,促使无人直升机大发展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五角大楼,尤其是伊战中武装直升机先后被击落后,无人直升机的优势更为突出,美国军方对这种新武器有着急切的需求。以“火力侦察兵”为例,单是美国海军对该机的总需求量就达到192架。另外,无人直升机比有人直升机的造价通常低得多,基本在一半左右。去年美国诺·格公司与洛·马公司分别提出大型无人攻击直升机计划,在满足与“阿帕奇”作战性能类似的条件下,无人攻击直升机造价约在500万英镑一架,仅是“阿帕奇”的一半。这些使无人直升机在美国打造无人化战场的计划中优势突显,因此必定将成为未来军火市场的新宠。
这一前景也被美国各大军火商看好。目前,美国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正分别研制无人直升机,这意味着未来美军无人直升机市场将不再由诺·格的“火力侦察兵”独占。波音将继续推进其“小鸟”无人直升机项目与“火力侦察兵”抗衡。该无人机的平台是民用的MD-530F直升机,与美陆军第160特航团装备的“小鸟”直升机很相似,波音已在今年8月的演示试验中,利用无人“小鸟”发射了3枚“地狱火”导弹和9枚70毫米火箭弹,除了有1枚导弹因其本身的问题导致发射失败外,其余都取得成功。而贝尔公司则考虑在其407型直升机的基础上开发无人直升机。来源:信息时报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海绵城市 更绿色更环保
- 北京首条磁悬浮列车在轨测试
- 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亮相京津城际高铁
- 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在中国研制成功
- 奶牛有健康的乳房 您才能喝上一杯好奶
- 国家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刷新世界纪录
- 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面世 示范线路有望明年商业运营
- 想吃虾又过敏?好消息:益生菌可缓解对虾食物过敏
- 载重240吨矿车问世
- 服装、家电无缝衔接 海尔发布RFID衣物识别标准
- 美国家科学院报告支持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 日本拟2023年实现5G全国覆盖 加速普及自动驾驶
- 中俄合作 中国重型直升机呼之欲出
- 宁波材料所利用石墨烯研制出千瓦级铝空气电池
- “黑科技”闪耀2017 CES亚洲展
- 高铁上打电话、上网不再“闹心”了
- 新复合催化剂可高效分解水制氢
- 新型发电布料可为电子产品充电
- 环保3D打印笔:“吃”塑料瓶,“吐”好玩意儿
- 日人形机器人“EMIEW3”开始实证试验
- 便携无人机:折叠后不足A4纸大
- 全新升级实心自行车胎
- 无鞋带包裹式运动鞋
- 喷雾式节水龙头
- 紧急AA电池充电器
- 有GPS追踪功能狗项圈
- EL转向骑行手套
- 生物充电器插到花盆土壤里 给手机续航
- 帮助小朋友学习电路的智能模块
- 为电池块准备的移动电源盒
- 新奇有趣的手表HALOGRAPH
- 送餐无人机,天上真的会掉馅儿饼吗
- 新款宝马7系将支持无人自动泊车
- 墨水屏保护套让iPhone瞬间变Yotaphone
网友关注
-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虚虚实实说鲁班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准确预报天气还是件挺难的事
- 动物卫士刘秀梵:“擒”病于未然
- 那只会敬礼的猴子
- 打破物理规律的怪石头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 基因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 山桃一枝报春来
- 有种自恋叫过度自责
-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经典的魅力:大数学家的混沌史话
- 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细菌基因扩散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 植物学家钟扬:他给未来留下科学的种子
- 多肽涂层技术突破细胞培养“瓶颈”
- 点数钞票或是心灵慰藉强心针
- “和合二仙”
- 电梯惊魂为何源源不断?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这些
- 为什么说 “一鸽胜九鸡”
- 想打喷嚏别忍着 伤了鼓膜划不来
- 辽阔海疆守安宁 舰艏行处是长城
- 水,这东西……
- 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研究称母海狮可凭视觉辨别其幼崽
- 用micro:bit打造区块链
- 克隆猴“姐妹”为多种疾病诊疗带来希望
- 血压高,准备10个问题去看病
- 模拟联合国活动学习资料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新血液检测法能诊断多种早期癌症
- 猎豹为什么跑得快
- 廉价药去哪儿了 大数据或可出力
- 人体生物电与预防物理污染
-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 你经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 飞天航路越千年
- 源远流长的机器人
- 吃花胶补胶原蛋白吗?真相是:还不如吃鸡蛋!
- 防治流脑切莫“重少轻老”
- 太阳要变“冷美人”
- 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会是什么样
- 呵护你的小心肝儿 别让脂肪霸占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人类制造的最后一台机器?
- 牙膏牙刷品种多 怎么买有讲究
- 一颗邻近恒星有4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砂?
- 靠输液预防脑卒中靠谱吗?
- 为什么混血儿的相貌更好看?
- 海量支付 网联平台兜得住吗
- “美人鱼”——儒艮
- 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为啥总觉得饿? 都是激素惹的祸
- “春捂”得法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助眠产品真能让你睡个好觉?
- 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 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羊奶为何被称为“奶中之王”
- 这10种病都犯在一个“饱”字上!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 防治流行性感冒从日常做起
- 腿上的“小蚯蚓”
-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新疗法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故宫里如何做研究
-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精品推荐
- 双城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风,风力:3-4级,气温:24/11℃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西宁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和田地区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5℃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阿克苏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正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5℃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