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秘:谁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将领
张琴秋
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介绍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重要将领的《解放军将领传》中,张琴秋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权威的《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也认定张琴秋是红军唯一的女将领。
在红军中,张琴秋并不是唯一的女性。如还有邓颖超、蔡畅、刘英、贺子珍、钟月林、邓六金等,也都参加了长征,但她们从事的大多为机要、秘书及党团妇女工作,没有在红军作战部队中任高级职务。1955年授衔时唯一的女将军李贞,在红军时代担任的最高职务仅为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唯一在红军作战机关担任过职务的女性就是张琴秋,她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的妇女独立团的团长(曾有文章写作“师”,实际是1000多人的团,是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是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女战士在我党军队内所担任的最高职务),与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傅钟等人并列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陈赓、许世友、洪学智、陈再道、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当时都是她的下属。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组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红二、四两个方面军,张琴秋与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贺龙、关向应等二十位红军高级领导人同为西北局委员,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张琴秋是个海归美女
1930年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五年的张琴秋,和丈夫沈泽民一起回国。在1931年1月7日举行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尚未认清王明真实面目并支持王明的沈泽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沈泽民被刚取得中央实际领导权的王明任命为中央宣传部部长。不久,为贯彻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王明派沈泽民作为中央代表,并担任直接对中央政治局负责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但不久,在党内资历很深、见风使舵投靠王明的张国焘被王明任命为中央代表、鄂豫皖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沈泽民改任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书记。
在去鄂豫皖根据地的路上,张琴秋和沈泽民化装成巨商夫妇。一个是西装革履的潇洒阔老板,一个是雍容华贵、美丽逼人的阔太太。在鄂豫皖苏区,张琴秋担任培养干部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刚来到鄂豫皖苏区时,大家都说沈泽民带来一位漂亮的夫人,对这个洋学生出身的女人能否当好军校政治部主任还有怀疑。但每天早上军号一响,张琴秋总是第一个来到操场,腰束皮带,斜挂短枪,一身戎装,英姿勃勃。当时红军女战士屈指可数,而女指挥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张琴秋以非常标准的军人姿态和响亮的口令使大家感到惊叹不已。进行政治动员时,她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雄辩的口才更令人信服。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张琴秋便预见到回国可能带兵,她不仅在校内的队列训练中非常认真,还同男人一样在夏季去搞野战演练,从摸爬滚打一直学到连、营、团的战术指挥。
张琴秋不但军事过硬,这位漂亮的女政治主任还能歌善舞,她组织宣传队,亲自教女战士跳舞,还组织了红四军团剧团,并编写剧本。在带剧团慰问部队和伤病员时,张琴秋自己也登台演出,真可谓“文武双全”。
张琴秋不仅文化素质很高,而且很擅长带兵打仗,是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1933年,川陕苏区反“围攻”时,一次,川军一个团从小路包抄到四方面军总医院附近。当时,张琴秋身边只有地方武装妇女赤卫营500人和医院保卫科的几十个男同志。她沉着地根据高山狭谷的地形安排了一个包围阵,待敌军进入山谷中突然卡住两头,然后她带领身边的人进行喊话宣传,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敌军进退不得,平时受军阀欺压的士兵又听到这些前所未闻的宣传,都停止开枪倾听喊话。恼怒的敌团长以手提机枪扫射不肯前进的士兵,激起了反戈相向。张琴秋乘敌内乱,率领妇女赤卫营冲下去,将全团敌军缴械。此事很快在全川传扬,《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都登载了“五百农妇缴一团”的奇闻。刘继兴考证,当时国民党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1935年5月,张琴秋率妇女独立团到达四川藏区杂谷脑镇,为总部筹集物资。在这里,妇女独立团遭到了盘踞在喇嘛庙的国民党武装的袭击。张琴秋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当地民情,在当地藏族群众帮助下,张琴秋决定消灭这股敌人,扫除红军前进的障碍,为藏民除害。但是喇嘛庙居高临下,墙高壁厚,敌人弹药充足,易守难攻,贸然攻击损失会很大。张琴秋决定从正面佯攻,另派一支奇兵迂回到喇嘛庙的背后的山上,从上往下打。还利用夜晚,敌人不易发现的时候,将交通壕挖到了喇嘛庙前。第二天战斗打响后,正面部队首先向敌人实施佯攻,凶恶的敌人见正面火力不猛,以为红军兵力单薄,便冲出庙来反扑。张琴秋沉着应战,接连打退敌人2次冲锋。很快,庙后的山上响起了红军的冲锋号,敌人在红军的前后夹攻下,损失很大,只好退回庙里据守。战斗持续了1天1夜,敌人眼看要守不住了,只好放火烧寺。张琴秋趁机命令女战士用树木撞开庙门,消灭残敌,扑灭了大火,缴获了大量敌人囤积的物资。战斗胜利结束,妇女独立团受到了方面军首长的传令嘉奖。
长征途中,张琴秋改任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其后,她在西路军任组织部长。在西路军远征新疆的征途中,她已临近分娩,仍负责指挥总部机关的直属部队,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在敌人骑兵的包围下,将孩子生在了戈壁滩上。西路军失败后,张琴秋因产后身体虚弱被俘。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向国民党点名交涉,张琴秋被释放回延安。在延安,她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解放战争期间,张琴秋在中央妇委长期担任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分管女工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部长。1955年授衔时,张琴秋因早已到地方工作,这位惟一的红军女将便没有被授予军衔。在“文革”风暴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受到诬陷和打击,于1968年4月愤然以死抗争。1979年4月,党中央正式为张琴秋平反。
张琴秋先后结婚三次,第一任丈夫是大作家茅盾的弟弟沈泽民,曾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病逝于1933年11月30日,享年33岁。1936年7月,在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之前,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结婚。在陈昌浩去苏联治病并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而无法回国不得不长期滞留苏联后,他与张琴秋的婚姻便名存实亡,组织上也同意了张琴秋提出的与陈昌浩解除婚姻关系的要求(陈昌浩另娶苏联妻子格兰娜)。1943年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苏井观结为夫妻。苏井观在鄂豫皖苏区时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建国后任卫生部副部长。
网友关注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54条曼龙鱼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两个猪宝贝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蜘蛛黑豆儿
- 卖名字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靠近你,温暖我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一套童话书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满头鲜花的熊
- 最美味的早餐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小猪上学记
- 长脖子熊
- 等你回家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一生都在热恋
- 针线有爱
- 笼中鸟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小猪和狐狸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螃蟹的生意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父亲母亲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嗨,我又结婚了!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丫形苹果树
- 快乐的小箩筐
- 爱读报的狮子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你不要像你爸
- 树洞里的朋友
- 给老爸的快递
- 四姑娘
- 好饿好饿的鱼
- 父亲的发薪日
- 大象来做客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气球的故事
- 嘎嘎木屋搬家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狗熊先生举重
- 第五只气球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父亲的花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神剑上的字
- 把最爱给谁
- 穿山甲球球
- 粉色伞裙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平安夜和金海草
精品推荐
- 双城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风,风力:3-4级,气温:24/11℃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西宁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和田地区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5℃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阿克苏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正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5℃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