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金钱这一关我过了一半了
我从小记忆力好。亲眼所见的支离破碎的记忆,一闭上眼,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人的极限我都经历过,饿得不行,隔着玻璃看冒热气的包子,想吃,但是没钱。16岁在印刷厂,连着3天熬夜加班,体力透支,不停搬东西,累得可以在任何地方睡着。冷得不行,没有衣服穿,还得站着,恨不得晕过去。然后回头看,从零开始,到现在什么都有了。我觉得我不怕失去什么了。金钱这一关,我过了一半了。——曾梵志
“纽约再好,好不过西班牙。”曾梵志说。“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画廊,你感到你是在‘做生意’,而在西班牙,你会觉得问价格是失礼的事。”面对低调的西班牙贵族时,他意识到某些人的张扬实际上是多么粗鲁,“当你胡说八道时一定要小心些,因为你谈论的名画可能就在他们家的走廊挂着。”
他有过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建一个有国际水准的个人美术馆。他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做这样的事。他刚花3000万人民币买了一个法国国宝级艺术家的代表作,另外还买了一件越南的“顶级艺术品”,类似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他大约收藏了20多件。
“画画的高手”放弃学业混社会
曾梵志出生在1964年。“文革”后期,人人自危。“我看到抄家、搬东西,我们围观。有亲戚让我在自家阳台上喊‘打倒某某某’,我也不明就里地喊了。我妈说,她最害怕的是别人剪了头发,赤脚站在晒到40度高温的石头上。”
他从小知道自己是一个漂亮的小孩,受人关注,这让他敏感、拘谨又害羞。日后才意识到,艺术家必须自恋,偏执地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爱做白日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糟糕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妈妈最害怕的是开家长会,因为别的家长会说,“看,那就是曾梵志的妈妈。”
他非常怕黑暗,若是突然停电,他能想象出鬼怪的形状,站在楼梯口放声大哭,大人匆忙跑上楼去安慰他。但他又对血腥的东西有异乎寻常的爱好,喜欢到医院看人缝针,缝一下,他的心紧一下,越是害怕就越想看。“小孩子突然死了,大人在哭,而我在场,这情景没法忘记。”若是哪里出了车祸,死了人,他们会飞跑去围观。他挤入人群看死尸,后面的大人使坏,轻轻一推,他就倒在冰冷的尸体上。日后这些经历都将作为坚固的记忆,进入他青年时期的画作。
画画是“业余爱好”,至少证明此人品行不算太坏,不致出去打群架,或因偷盗被枪毙。长江边的孩子,每年都有淹死的,忽然之间就会少一个朋友。
他初三就放弃了学业,在一印刷厂工作,“开始混社会”。往后几年里,他的青春期具有敏感、躁动、狂热的气质。武汉搞艺术的人挺多,还分帮,武昌帮、汉阳帮、汉口帮。他住在人民巷33号,作为“画画的高手”,属于一个小帮派。最具市民气的武汉,有着像上海外滩一样漂亮的老建筑、老洋房,在上世纪80年代,艺术氛围竟出人意料地好。
在教室里悬挂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画像,深深烙入童年记忆,他让他们进入了他的画;他还画过邱少云、黄继光这些英雄人物;《最后的晚餐》画的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参加“晚餐”,大队长主持“神圣的”餐会。
曾梵志时常去北京。1984年,北京有蒙克的展览、赵无极的展览、劳生博的展览,这无疑让他感到震惊,这些现代艺术与官方长期宣传的艺术形态相去甚远。只要有重要的展览,他就一定要坐绿皮火车去北京。有时买不到坐票,就蹲在一个人旁边,盯着他看,等着对方下车。
1991年,曾梵志狂热地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发表,投稿到了《江苏画刊》。刊发时,他整个晚上没法睡觉。夜里两点拉开灯绳,重新端详杂志上的画和自己的名字。他拿到了300元稿费。在那时,300元意味着“可以请你吃顿好的”。
居委会大妈都知道我是搞艺术的
曾梵志用张颂仁付的钱在香港买了一套昂贵的西装,在后来的一些故事里,这套西装被演绎成“3套”。不管怎么说,他总算有了一套西装,穿着西装,在武汉的街头,意气风发地骑自行车。
他没有参加过体制内的展览,“如果能入选全国美展,也许还能评为副教授。那时我们听说,谁入选了,就能分到一套房间,带有抽水马桶。”
1992年,他参加了“广州双年展”,和他的前辈王广义、张晓刚等一起。他26岁,极度狂妄。“我应该得一等奖,”曾梵志对记者说,“现在我还这么想。近20年过去,当年站在奖台上的人有些已经消失了,其中那些最聪明的人都出国了。”
怀着所有外地人共有的野心,1993年,他带着母亲给的100斤粮票,在三里屯租了一间小平房。他没去圆明园,因为在那里,大多数人“只是希望活得像一个艺术家”。“那时三里屯一个酒吧都没有,晚上走路,走很远才偶尔看到对面有一个身影过来。”居委会大妈卷着大舌头说,“这是一个搞艺术的。”这让他感到北京还是很不一样,北京居委会大妈比武汉上过大学的人更能理解他是“搞艺术的”,而不只是“疯子”。但他也害怕被盘查暂住证。最苦闷的是没人来看他的画。有一次,他听说艺术圈很重要的某某某要来北京了。他攥着BP机等了两天,等着被传呼,BP机死活不叫。要交下个月的房租了,他在街上游荡着,不敢回家。年轻的妻子坐在门口,大冷天洗衣服——他们没钱买洗衣机。
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少年一样自恋,曾梵志一直都在画他的自画像:没有表情的脸,杏仁般的大眼睛,红色嘴唇,紧张、不安的姿态,过分庞大的手。
许多年后他的身价高起来了,有人哭着喊着来求画,说,“我本来想在卧室放你和张晓刚的画,但现在只想放你的画。”他抵不住恭维,把画低价给了对方。“第二天,却看到那画被拍到了几百万。最生气的是,别人挣的钱也记到我头上。”
他不是没有虚荣心的。后来媒体不但登他的画,还登他的照片,他会想,我该选一张什么样的照片呢?是站在画前,还是拿着一枝画笔?时尚杂志说他用香水、抽雪茄、穿名牌袜子,像一个贵族,“还有人说我开悍马,我怎么会开悍马呢……但我不能说我不喜欢悍马,这样会得罪我那些开悍马的朋友……”
链接:
曾梵志部分作品拍卖情况
《最后的晚餐》:1.8亿港元
《面具系列1996NO.6》:7536.75万港元
《A系列之三:婚礼》:4025万港元
《协和医院》:3416万港元
《飞了》:3986万港元
《自画像》:3762万港元
《豹》:3600万港元
1996年《面具系列》:3090万港元
《面具系列1998五号》:3090万港元
《江湖》:3011万港元
2000年《面具系列》:2530万港元
- 上一篇:杨伟光和《东方时空》的时代
- 下一篇:赵本山和他的二人转
网友关注
- 嗨,我又结婚了!
- 树洞里的朋友
- 笼中鸟
- 穿山甲球球
- 第五只气球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满头鲜花的熊
- 父亲的花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大象来做客
- 等你回家
- 把最爱给谁
- 卖名字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螃蟹的生意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两个猪宝贝
- 爱读报的狮子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粉色伞裙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给老爸的快递
- 父亲的发薪日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四姑娘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神剑上的字
- 针线有爱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气球的故事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你不要像你爸
- 小猪上学记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嘎嘎木屋搬家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父亲母亲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最美味的早餐
- 一生都在热恋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狗熊先生举重
- 一套童话书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小猪和狐狸
- 快乐的小箩筐
- 靠近你,温暖我
- 54条曼龙鱼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蜘蛛黑豆儿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长脖子熊
- 丫形苹果树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好饿好饿的鱼
精品推荐
- 双城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风,风力:3-4级,气温:24/11℃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西宁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和田地区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5℃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阿克苏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正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5℃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