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毫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 出自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 -- 出自宋·苏轼·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 出自宋·苏轼·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 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 -- 出自宋·苏轼·雪诗八首
-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 出自宋·苏轼·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
- 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厘。 -- 出自宋·苏轼·题王维画
- 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铓。 --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
-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 出自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 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 出自宋·陆游·读史
- 百年终归朝露速,一死正自秋毫轻。 -- 出自宋·陆游·雨中排闷
- 伏义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 -- 出自宋·陆游·元日读易
-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 出自宋·陆游·入梅
-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 出自宋·陆游·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
-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 出自宋·王安石·咏月三首
-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厘。 -- 出自宋·王安石·送苏屯田广西转运
- 欲将两耳目所及,而与造化争毫纤。 -- 出自宋·欧阳修·紫石屏歌
- 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锺回首一毫轻。 -- 出自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 出自宋·范仲淹·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 -- 出自宋·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 出自明·唐寅·高山奇树图
- 快诵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 -- 出自宋·范成大·寄题永新张教授无尽藏
- 但得好诗生眼底,何须宝刹现毫端。 -- 出自宋·范成大·说虎轩夜坐
- 我留东山意颇卓,屏弃外虑无毫芒。 -- 出自宋·曾巩·送李撰赴举
- 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 出自唐·司空图·杂题二首
- 快活快活真快活,虚空粉碎秋毫末。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孰知画史解人意,能以造化归毫芒。 -- 出自明·刘基·画竹歌为道士詹明德赋
- 不然受性圆如规,千姿万态分毫厘。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 出自唐·张祜·读老庄
-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 出自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 唐之文章剔芜秽,纤悉宁有差毫厘。 -- 出自宋·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杭州广公法喜堂
- 韩干马本模搭时,神骏都失存毫氂。 -- 出自宋·梅尧臣·观杨之美画
- 诸公醉思索笔吟,吾儿暗写千毫秃。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
- 陆羽茶泉金鼎冷,右军墨沼兔毫香。 -- 出自宋·王禹偁·诗一首
- 才名官职不两立,真宰折刻分毫铢。 -- 出自宋·王禹偁·还杨遂蜀中集
- 非有非无是祖卿,都来相去一毫芒。 -- 出自宋·邵雍·和吴冲卿省副见赠
- 平生分明处,是从容处□,不差毫发。 -- 出自宋·陈著·大?
-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 -- 出自宋·张耒·山海
- 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 -- 出自宋·王令·原蝗
- 使其睡心大充扩,去与君子何毫丝。 -- 出自宋·王令·昼睡
-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 出自宋·陈与义·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 出自宋·陈与义·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 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见万里分毫发。 -- 出自宋·毛滂·登闻鼓诗
- 愿得德星归未动,光芒依旧照毫芒。 -- 出自宋·魏野·和酬李殿院以野将游吴蜀二首
- 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余。 -- 出自宋·韩维·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 洒然执热清风吹,洗尽尘襟无毫釐。 -- 出自宋·包恢·赵宗判请游岩溪
- 酒酣月落喝便住,螭虬蟠攫霜毫挥。 -- 出自宋·方岳·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书迅笔题为醉矣行
- 最好尧夫击坏集,胸中间气一毫无。 -- 出自宋·陈普·学诗
- 费尽精神星斗间,若为犹剩落毫端。 -- 出自宋·曾丰·题邓保章真二首
- 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 -- 出自宋·胡铨·予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