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毫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 出自明·高启·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 新政勤劳俭素中,建溪千焙一毫供。 -- 出自宋·晁说之·病中思建茶不可得因作呈胡季和
- 坐令山水生清思,云南云北挥毫中。 -- 出自宋·晁说之·送苏季升出守明州
- 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 -- 出自宋·刘克庄·书感
- 得丧傍观有悴荣,此翁勘破一毫轻。 -- 出自宋·刘克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 自入崇宁政已荒,由来治忽击毫芒。 -- 出自宋·刘克庄·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 到处名山留屐齿,看来元气在毫端。 -- 出自宋·刘克庄·题赵西里诗卷二首
-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 出自宋·刘克庄·郭熙山水障子
- 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 出自唐·方干·叙雪献员外
- 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竟日倚栏天外眼,世间轩冕一毫轻。 -- 出自宋·葛立方·胡枢横山堂
- 万顷膏腴欲圻龟,祷祠曾不补毫厘。 -- 出自宋·黄公度·秋旱祈雨
- 李琼夺得造化本,都卢缩在秋毫端。 -- 出自唐·齐己·观李琼处士画海涛
- 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 -- 出自唐·吴融·赠蛩光上人草书歌
-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 出自唐·崔液·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 想得题诗呵冻砚,固应清兴人毫端。 -- 出自宋·王珪·又次韵
-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 -- 出自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
- 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釐。 -- 出自宋·程师孟·科漏新成
- 尊酒还成世外名,二千石印一毫轻。 -- 出自宋·郑獬·致政李祠部
- 乃知丹青逼造化,独有真假争毫芒。 -- 出自宋·强至·泉上人画牡丹
- 绝顶去天应咫尺,回头平楚祗毫芒。 -- 出自宋·强至·送王仲贤郎中游天平山
- 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 -- 出自宋·强至·题姚氏三头牡丹
-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 出自宋·强至·游华藏寺
- 湖北湖南天水宽,道人付此一毫端。 -- 出自宋·吴则礼·赋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 他时回首追陈迹,可无甲子记毫楮。 -- 出自宋·陈造·寄程安抚
- 扶微擿隐究茫昧,别白苍黑分毫厘。 -- 出自宋·陈造·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 绣衣仙人归告猷,盍收此长助毫发。 -- 出自宋·陈造·试俞珣笔呈罗大著
- 大抵操心在谨微,谬差千里始毫鳌。 -- 出自宋·陈瓘·杂诗
- 金銮两回命相,对清光、频许挥毫。 -- 出自宋·张阁·声声慢·长天霞散
- 外物由来如梦幻,达人轻视等毫毛。 -- 出自宋·郑刚中·吴江有三高祠谓鸱夷子皮步兵校尉角里先生也
- 昂霄气概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茫。 -- 出自宋·李弥逊·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
- 却坐明窗弄书史,新词仍试佳毫楮。 -- 出自宋·邓肃·芙蓉轩
- 只恐春风解相怨,漏他消息入毫端。 -- 出自宋·林季仲·墨梅
- 冰玉无尘彻骨清,世间荣禄一毫轻。 -- 出自宋·曹勋·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 二妙沓来成伯仲,恨无琼玖出毫端。 -- 出自宋·李石·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
- 清似山栀馥似兰,何人淡墨试毫端。 -- 出自宋·姜特立·庆令水墨素馨扇面二首
- 北斗仰之千古事,泰山所集一毫芒。 -- 出自宋·李洪·次韵陆子望欲假家集
- 无热龙宫北道场,人天瞻礼玉毫光。 -- 出自宋·李洪·龙井
- 士友重叹君不譍,视此进退秋毫轻。 -- 出自宋·楼钥·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 出自宋·楼钥·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
- 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见秋毫小。 -- 出自宋·廖行之·和汤无邪
- 倚伏循环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 -- 出自宋·杨冠卿·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
- 谁与天公沃亢阳,洒尘微雨仅毫芒。 -- 出自宋·虞俦·十六日云气薄阴晚有雨微甚夜间颇凉恐明日未
- 芙蓉山上芙蓉尖,向人咫尺分毫纖。 -- 出自宋·赵蕃·芙蓉道间二首
- 颇爱峡江江上山,几回陶冶付毫端。 -- 出自宋·赵蕃·大风二首
- 只应独将笏拄颊,清坐都不挂毫发。 -- 出自宋·叶适·登北务后江亭赠郭希吕
- 馀耳当年刎颈交,所争利害仅毫毛。 -- 出自宋·史弥巩·咏左伯桃羊角哀墓
- 得似西胡湖上境,被公驱使入毫端。 -- 出自宋·程公许·工侍国史李丈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
- 非才叨窃愆咎积,自顾补报无毫芒。 -- 出自宋·王迈·赠萧棠仲致政
- 片纸裁成数雨悭,王孙风致寄毫端。 -- 出自宋·王柏·题王伯忠雪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