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道
十三 臣道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婿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灭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
大意
本篇是论述做大臣应遵循的原则。在这一段中,作者分析了大臣的类型,指出,大臣有态臣、篡臣、功臣、圣臣四种。态臣、篡臣是不利于国家的臣子,用之则亡;而功臣、圣臣则与之相反。大臣面对国君,能够谏、争、辅、拂者,是社稷之臣,是国君之宝。作者对“从道不从君”的为臣之道表示赞同。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是事圣君之义也。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餧人,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谓焉。《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
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复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也,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
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诗》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
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悫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人之质也。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而言,臑而动,而一可以为法则。《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此之谓也。
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故君子安礼,乐乐,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小人反是。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群似之矣。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传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壹。”《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
大意
大臣事君所采取的原则,应首先看君主是明君还是暴君。对于明君,大臣只要顺从其意即可;不得已而事奉暴君,大臣则应言君主之所长,不言其所短,做到柔而不屈,有机会则晓以为君之道。作为大臣,应该做到顺、敬、忠。荀子对此三者作了详细的阐述。
网友关注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圣母的小酒杯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麦穗的故事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老汉伦克朗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三根绿枝
- 上帝的食物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坟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十四章 飞猴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哈·曼丁的故事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驼背的故事
精品推荐
- 潜江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7/21℃
- 临夏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裕民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9/8℃
- 乌苏市05月30日天气:阴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彭阳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5/11℃
- 同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2/7℃
- 临猗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2/18℃
- 屯昌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6/24℃
- 格尔木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浮尘,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0/11℃
- 若羌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