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教战四六
教战四六
要想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就要注意平时的严格训练。平时的训练越过硬,越井然有序,在战场上取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经文】
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百不当一,此弃之者也。故领三军教之战者,必有金鼓约令,所以整齐士卒也。
教令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故教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渐至三军之众。
大战之法,为其校阵,各有其道。左校青龙,右校白虎,前校朱雀,后校玄武,中校轩辕。大将之所处,左锋右戟,前盾后弩,中央鼓旗,兴动俱起。闻鼓则进,闻金则止。随其指麾,五阵乃理。
[夫五阵之法,鼓旗为主。一鼓举青旗,则为曲阵;二鼓举赤旗,则为锐阵;三鼓举黄旗,则为圆阵;四鼓举白旗,则为方阵;五鼓举黑旗,则为直阵。曲阵者,木也;锐阵者,火也;圆阵者,土也;方阵者,金也;直阵者,水也。此五行之阵,展转相生,以为胜负。凡结五阵之法,五五相保,五人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挖,五挖为一军,则事备矣。
夫兵之便,务助节度。短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粮牧,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正立,二鼓起食,三鼓严办,四鼓就行,间闻听令,然后出兵,随幡所至也]。
故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部曲为分,什五为数];斗众如斗少,形名是也[旌旗曰形,金鼓曰名]。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所以一人耳目也。[是知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罚,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胜必败。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筑所转,莫不前死。纷纷纭纭,闻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此用众之法也。
卒服习矣,器用利矣,将军乃秉旌麾众而誓之[有虞氏诫于国,夏后氏誓于军,殷誓于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所誓,不同吾从,周誓之曰:“呜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某国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俾我有众,恭行天讨。用命者,赏不逾时;逗挠者,诛不迁列。死生富贵,在此一举。嗟尔庶士,各勉乃心也]。于是气厉青云,虽赴汤蹈火,可也。
此教战之法也。
【译文】
孔子说:“不教人学习打仗,这就等于把他丢弃了一样。”由此知道士卒不练兵,对战斗时的饮食起居之事不熟悉,前面一遭到攻击后面便已瓦解,行动与金鼓之声不协调,一百人也抵不上一个人,这就是“丢弃”的意思。
所以率领三军教导他们习武打仗,一定要有金鼓约定命令,统一行动。
教练、命令部队的起居行动,用旌旗来指挥他们变化。一个人学会了作战技能和方法,就楞以再教另外十个人;十个人学会,就可以再教一百人。
由此渐渐扩展到三军。
大战的方法,首先要懂得布阵。布阵各有其道。左边的校官的青龙旗指示东方,右校的白虎旗指示西方,前校的朱雀旗指示南方,后校的玄武旗指示北方,中校的轩辕旗居于中央。大将的所处之地,左面有矛,右面有戟,前面有盾,后面有弩,中央处是鼓与旗,一有行动,一齐高举。士兵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只有跟随着大将的指挥,五阵才能有条不紊。
[五阵的方法,以鼓和旗为主。第一次击鼓举青旗,形成“曲阵”;第二次击鼓举赤旗,形成“锐阵”;第三次击鼓举黄旗,形成“圆阵”;第四次击鼓举白旗,形成“方阵”;第五次击鼓举黑旗,形成“直阵”。曲阵属木;锐阵属火;圆阵属土;方阵属金;直阵属水。这种以五行布的阵,变化相生,以此决定胜负。大凡五阵的布置方法,以五五为基本格局:五人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旅,五旅为一军。这样,阵法就完整带兵的要旨,是务必掌握分寸、规矩。矮短者持旌旗,勇敢者持金鼓,柔弱者负责供给粮草,智慧者则出谋划策。乡里相连,五五相保。第一次击鼓起身,第二次击鼓进食,第三次击鼓细致准备,第四次击鼓即将出发,要不断地注意听命令,然后举旗出发,跟随幡旗行进。]
所以,治理百万雄兵和治理少量部队的原则相同,只要把部队以五为基数分开[部曲叫分,什五叫数];与大部队的敌军作战与小股部队相遇的战斗原则也是相同的,只要有旌旗和金鼓作号令[旌旗叫“形”,金鼓叫“名”]。
前后言语不能相闻,所以要有鼓铎来传令;首尾不能相顾,所以要用旌旗为信号。
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作战行动的。因此,鼙鼓金铎,是用来作用于听觉的;旌旗麾章,是用来作用于视觉的;禁令刑罚,是用来警戒军心的。听觉是用声音振奋起来的,所以鼙鼓金铎的声音不能不清晰;视觉是用颜色来刺激的,所以军旗不能不鲜明;军心要靠刑罚来激励,所以刑罚不能不威严。
如果这种威权不确立,即使是胜利了也要终归失败。所以说,将帅指挥,部队就得服从,将帅指向哪里,部队就得拼死向前。这样,阵势虽然纷乱,士兵听到的虽然是一片喧器,然而队伍却不会乱;战场上虽然一片混沌,但是阵势部署周密,应付裕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攻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士卒既已受了训练,战法熟悉了,武器锋利了,将军于是手执帅旗在众人面前宣誓[有虞氏在国中告诫,夏后氏在军前宣誓,殷则在军门外宣誓,周在即将交战时宣誓,周的誓言说:“呜呼!普天之下,皆是大王的土地;四海之内,皆是大王的臣子。现在某国以武力践踏仁、义、礼、智、信,抛弃天、地、人的正道。今天,我有此大军,要替天去讨伐。服从命令效力的,及时奖赏。贪生怕死的,就地诛杀。生死富贵,在此一举。希望诸位都要尽力尽心]。在这样的时候,将士同仇敌忾,气冲云天,即使是赴汤蹈火,也没有做不到的。这就是军训的方法。
网友关注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坟
- 三根绿枝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驼背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十四章 飞猴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老汉伦克朗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上帝的食物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乌木马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麦穗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精品推荐
- 响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1/16℃
- 玉树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3/4℃
- 阿勒泰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6℃
- 哈巴河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6/5℃
- 和硕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4/9℃
- 通渭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2℃
- 泾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21℃
- 阿勒泰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6℃
- 察布查尔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3℃
- 泽州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级,气温: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