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尚贤上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2),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3)、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4),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5),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6),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7);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8),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注释]
(1)本篇主要探讨尚贤与政治的关系,墨子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主张统治者打破血统界限,从各阶层中选拔真才实学之人,给他们地位和权力,同时将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老爷统统撤免。这对当时广大平民阶级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无疑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尚贤》分上、中、下三篇,内容一致而文字繁简不同,可能是墨家后学中流传的三种不同记录本子。(2)辟:通“避”。(3)庶子:此指诸侯之同族与卿大夫之子。(4)萌人:民人。(5)殿:定。(6)罝(jǖ居):捕兽的网。(7)施:上疑脱“不”字。(8)章:通“彰”。
[白话]
墨子说:现在王公大人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众多,刑政治
理,然而结果却国家不得富强而得贫困,人口不得众多而得减少,刑政不得治理而得混乱,完全失去所希望的,而得到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墨子说: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做到尊贤使能。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贤良之士多,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大;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小。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务,将是如何使贤人增多。
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什么呢?墨子说:譬如要使一个国家的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之后国家善于射御的人就可以增多了。何况还有贤良之士,德行醇厚,言谈辩给,道术宏博的人呢!他们确实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良佐呀!也必须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之后国家的良士也就可以增多了。所以古时圣王为政,说道:“不义的人不使富裕,不义的人不使显贵,不义的人不使相亲,不义的人不使接近。”所以国中富贵的人听到了,都退下来商议说:“当初我所依靠的是富贵,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贫贱,那我不可不为义。”有亲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有亲,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疏远,那我不可不为义。”相近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相近,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远人,那我不可不为义。”远处的人听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以为与上面太疏远而无所倚仗,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远,那我不可不为义。”一直到边鄙郊外的臣僚,宫庭宿卫人员。国都的民众,四野的农民听到,都争先为义,这是什么原故呢?这是因为君上用来支使臣下的是一件事,臣下用来侍奉君上的也是同一条道。这好比富人有高墙深宫,墙已经立好了,仅只在上面开一个门,有强盗进来了,关掉他进入的那张门来捉拿,强盗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在上面的得其要领。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所以古时尧把舜从服泽之阳拔举出来,授予他政事,结果天下大治;禹把益从阴方之中拔举出来,授予他政事,结果天下统一;汤把伊尹从庖厨之中拔举出来,授予他政事,结果计谋得行;文王把闳夭、泰颠从狩猎者中拔举出来,授予他政事,结果西土大服。在这些时候,即使处在厚禄尊位的大臣,没有不敬惧而不邪的,即使处在农业与手工、经商地位的,没有不争相勉励而崇尚道德的。所以贤士是用来作为辅佐和接替的人选的。因此,得到了士,计谋就不会困乏,身体也不会劳苦,名立而功成,美的更加彰著,恶的不会产生。这都是因为得到贤士。所以墨子说道:“得意之时不可不举用贤士,不得意之时也不可不举用贤士。如果想继承尧舜禹汤的大道,就不可不尚贤。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所在。”
网友关注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螳螂捕蝉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观于海者难为水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郁离子哭坏宅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齐人有一妻一妾
- 峡江寺飞泉亭记
- 两诤臣谏魏文帝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葛周割爱赏功臣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祭欧阳文忠公文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三人行贾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新三字经
- 魏武将见匈奴使
- 山坡羊·骊山怀古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过小孤山大孤山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齐桓公下拜受胙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送李愿归盘谷序
- 代徐敬业讨武曌檄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孙权喻吕蒙读书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陈藩愿扫除天下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九牛坝观抵戏记
- 虞师晋师灭夏阳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 记王忠肃公翱事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 苏秦以连横说秦
- 石崇与王恺争豪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
- 罚人猪肉
- 扬州慢·淳熙丙辛日
- 玉戭生与三乌丛臣
- 王翦请求良田美宅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歧路亡羊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精品推荐
- 塔城地区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5℃
- 吴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5℃
- 民和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7/13℃
- 礼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8/15℃
- 滨海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2/17℃
- 拜城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9℃
- 响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1/16℃
- 裕民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9/8℃
- 疏勒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6℃
- 同心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