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粟
成语(Idiom):挽粟
发音(Pronunciation):wǎn s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劝劝人家,劝人回头,使人悔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挽粟是一个古代的成语,其中“挽”是劝劝、劝导的意思,“粟”是指粮食。成语的意思是劝人家回头,使人悔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挽粟常常用于劝导别人改正错误,悔过自新。可以用于朋友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等各种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一个叫虞卿的人,他被楚王派去劝降百越人。虞卿在百越人的营地里,看到他们正在研磨粟米,但却没有煮熟就吃。虞卿劝告他们说:“你们应该煮熟粟米后再吃,这样才能更好地滋养身体。”虞卿的劝导成功了,百越人改变了吃粟米的习惯。后来,人们就用“挽粟”来形容劝导别人改正错误。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由动词“挽”和宾语“粟”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经过好友的挽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 老师用温暖的话语对学生进行挽粟,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
3. 我们要善于用挽粟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田间地头看到一片金黄的粟米,而你正站在旁边劝导别人将粟米煮熟后再吃。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如“挽留”、“挽救”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用挽粟的话语劝导同学们不要欺负弱小的同学。
2. 初中生:班主任老师通过挽粟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 高中生:在高考前夕,老师用挽粟的话语鼓励我们不要放弃,努力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