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迹
成语(Idiom):真迹
发音(Pronunciation):zhēn j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真实的作品、真实的手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真实存在的文物、艺术品或手迹,与伪造品相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真实的艺术品、文物或手迹,也可以用于形容真实可信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东汉末年,曹操在收集古籍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卫瓘的书法家。曹操对卫瓘的书法非常欣赏,但卫瓘却不愿意将自己的真迹给曹操。后来,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卫瓘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用墨水在卫瓘的作品上写下了“真迹”三个字。当卫瓘发现后,非常愤怒,但曹操解释说,他只是想用这个方法来表达对卫瓘作品的真实赞赏。从此以后,“真迹”一词就被用来形容真实的作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幅字画是名家的真迹,价值连城。
2. 这封信是作者亲自写的真迹,证明了他的身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真迹”与真实的作品、文物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观赏真迹的图片或实物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古代书法家的真迹,学习他们的书法艺术和创作思想。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这是一本名著的真迹,我们要好好读。
2. 初中生:我买了一幅名画的真迹,放在家里挂着。
3. 高中生: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的真迹,深入思考可以领悟到他的文学风格。
4. 大学生: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古代文物的真迹,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