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躭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发音(Pronunciation):dān jīng shòu p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受到惊吓或恐惧而心神不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躭惊受怕是由动词“躭”和动词短语“惊受怕”组成的成语。其中,“躭”指心神不宁、惊慌失措的样子,“惊受怕”表示受到惊吓和恐惧。这个成语形容人在受到惊吓或恐惧时,心神不宁、无法平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躭惊受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惊吓或恐惧时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人在遇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或者面临重大考验时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挑战时的焦虑和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躭惊受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淮阴侯邹忌列传”。故事中,邹忌是齐国的一位将军,他在与赵国作战时,被赵国的军队围困在城中。邹忌派人向赵国求援,但是赵国却故意拖延时间,让邹忌陷入绝境。面对生死关头,邹忌心生一计,他派人将自己的妻子装进一辆马车,然后派人把马车推到城墙上,伪装成自己要投降。赵国的将领见到这一幕后,以为邹忌真的要投降,便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邹忌趁机发动了突袭,成功摧毁了赵国的军队。这个故事中的“躭惊受怕”成语,形容了邹忌在面临生死关头时的心理状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动词短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听到突然的巨响,顿时躭惊受怕,不知所措。
2. 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她紧张得躭惊受怕,无法入睡。
3. 遇到火灾时,大家都躭惊受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心神不宁、惊慌失措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除了躭惊受怕,还有许多与恐惧、惊吓相关的成语,如惊弓之鸟、胆战心惊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比较这些成语,了解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含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看到蜘蛛时,小明躭惊受怕,吓得大声尖叫。
2. 小学生:听到雷声时,小红躭惊受怕,赶紧躲到床底下。
3. 中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小亮躭惊受怕,感到无法承受。
4. 大学生:第一次面试时,小张躭惊受怕,紧张得手心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