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讽
基本解释
亦作“ 託风 ”。寄托讽喻。《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始终。” 颜师古 注:“寓,寄也。风读曰讽。”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沉醉似埋照,寓辞类託讽。”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宗衮 著《尊号録》一篇,繫以赞曰:‘损之又损,天下归仁。’盖託讽焉。”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如 王碧山 《咏萤》、《咏蝉》诸篇,低回深婉,託讽於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於比义。”
成语(Idiom):讬讽(tuō fěng)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fě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用讽刺的方式暗示或嘲笑别人的错误或愚蠢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讽是一种用讽刺的方式表达不满或嘲笑的行为。它通过言辞或行为暗示或嘲笑别人的错误或愚蠢,以达到警示、启发或调侃的目的。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合适或不得体,或者用于描述一种嘲弄他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讬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学校等。你可以使用讬讽来表达你对别人不满或嘲笑他们的错误行为。然而,在使用讬讽时需要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卢绾传》中。据传,卢绾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以谦虚谨慎的性格而闻名。一次,卢绾在宴会上被人夸奖说:“卢绾真是个谦虚的人!”卢绾回答道:“我是谦虚,但不是讬讽。”这个故事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讬讽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讬讽别人的缺点,却从来不看到自己的错误。
2. 她的讬讽话语让他感到非常尴尬。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过将“讬讽”分解成两个部分来记忆这个成语。记住“讬”字的发音和“讽”字的含义,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讬讽”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讬讽相关的成语,如“讽刺”、“挖苦”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描述讽刺、嘲笑和调侃的行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讬讽话语让我觉得很伤心。
2. 初中生:她总是讬讽别人的外貌,这让我觉得她很不友好。
3. 高中生:老师的讬讽话语让我感到很尴尬,我希望他能够更加尊重我们。
4. 大学生:他的讬讽言辞让我觉得他缺乏教养,我不喜欢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