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钟
基本解释
指音制标准的乐钟。《北史·魏临淮王谭传》:“又有仪钟十四,虚悬架首,初不叩击,今便删废,以从正则。”
成语(Idiom):仪钟
发音(Pronunciation):yí zh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仪态庄重,言行端正,符合礼仪规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仪钟意指人的仪表举止庄重端正,符合礼仪规范,形容人的行为态度端庄大方,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举止端庄庄重,或者形容一种庄重的氛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襄公准备出征,他让大夫子贡为他制作大钟,子贡很细心地制作了一具庄重的大钟。后来这个大钟被人称为“仪钟”,成为一种象征庄重和规范的象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动词+仪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仪表举止庄重大方,就像一座仪钟一样。
2. 这个会场上气氛庄重肃穆,宛如一座仪钟。
3. 这位老师言行举止都符合教师的仪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个庄重的大钟,钟声响起时,人们都会注意到,因此仪钟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象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仪表堂堂”、“仪态万方”等,以加深对仪表举止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的老师总是穿着整齐,仪钟庄重。
2. 初中生:参加颁奖典礼时,同学们都穿着整齐,仪钟庄重。
3. 高中生:他的仪表举止非常好,仪钟庄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举止,保持仪钟庄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