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梦
基本解释
(1).寄情梦中。《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检逸赋》:“昼骋情以舒爱,夜託梦以交灵。” 汉 王粲 《杂诗》:“回身入空房,託梦通精诚。” 南朝 梁 沉约 《太尉王俭碑》:“公高卧闲宇,独咤虚室,眷龙言以託梦,咏日角以兴言。”
(2).迷信谓梦中鬼神或亡灵现形,有所嘱托。 三国 魏 曹植 《髑髅说》:“叩遗骸而叹息,哀白骨之无灵;慕 严周 之适 楚 ,儻託梦以通情。” 元 揭傒斯 《四友诗》:“宾客一以散,託梦与招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毓昌》:“或云公柩归时,其家已释然,公託梦於其叔,言其屈枉。”
成语(Idiom):讬梦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mè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把梦想寄托于他人或外力,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梦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讬”和“梦”两个字组成。其中,“讬”意为寄托、托付,“梦”意为梦想、愿望。讬梦的基本含义是把梦想寄托于他人或外力,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讬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梦想或愿望非常渴望实现,并且希望能够通过他人或外力的帮助来实现。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的梦想追求、企业的发展目标、国家的前进方向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梦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一年》。故事讲述了齐国的一个人名叫田忌,他非常喜欢赛马。有一次,田忌的马不如对手的马快,于是他把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外力。他找到对手的主人,提出了一种比赛方式:让对手的马跑三次,田忌的马只跑一次,但田忌的马要在最后一次比赛中获得胜利。最终,田忌通过这种策略赢得了比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故事引申出了“讬梦”的成语,成为寄托梦想的象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讬梦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其中,“讬”为第一个动词,意为寄托、托付;“梦”为第二个动词,意为梦想、愿望。两个动词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把自己的梦想讬梦于老师,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支持。
2. 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们共同努力,不能只把希望讬梦于领导的决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讬梦这个成语:
1. 将“讬”字理解为“托付”,将“梦”字理解为“梦想”,形象地表达了把梦想寄托于他人或外力的意义。
2. 可以通过与“田忌赛马”这个故事联系起来,想象田忌把自己的梦想托付于外力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讬梦”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寄托”等,以丰富对于寄托梦想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把我的梦想讬梦于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
2. 初中生:他把自己的梦想讬梦于老师,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帮助。
3. 高中生:在实现个人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只把希望讬梦于他人,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勇敢追求梦想,而不是把梦想讬梦于他人或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