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
成语(Idiom):弦诵
发音(Pronunciation):xián sò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弦,古代乐器琴的琴弦;诵,朗读。弦诵形容读书声音悦耳动听,有一种很好的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来形容读书声音悦耳动听,也可以用来形容演讲或朗诵时声音动听,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弦诵的故事。春秋时期,曹国有一位名叫弦高的乐师,他弹奏琴时,琴声悦耳动听,有一种很好的感染力。后来,人们就用“弦诵”来形容读书声音动听。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名词“弦”和动词“诵”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朗诵声音就像弦诵一样,让人陶醉其中。
2. 他的演讲声音悦耳动听,像弦诵一样打动了听众的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弦诵”的发音“xián sòng”与“弹奏琴弦”进行联想,将读书声音动听的形象与弹奏琴弦的动作进行联系,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和乐器,以及朗诵和演讲的技巧和艺术。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朗读声音就像弦诵一样,让我觉得很舒服。
2. 初中生(13-15岁):老师的讲课声音很有感染力,就像弦诵一样让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高中生(16-18岁):他的演讲声音悦耳动听,就像弦诵一样打动了我内心的弦。
4. 大学生(19-22岁):我喜欢参加朗诵比赛,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声音可以像弦诵一样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