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耽惊受怕(dān jīng shòu pà)
发音(Pronunciation):dān jīng shòu p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心胆俱裂,非常害怕。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耽惊受怕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耽意为沉迷;惊意为惊讶;受怕意为害怕。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心胆俱裂,非常害怕。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耽惊受怕常用于形容人在面临恐惧、危险或紧张局势时的心理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极端恐惧或紧急情况时的表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耽惊受怕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是民间故事、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情节。不过,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耽惊受怕由“耽”、“惊”、“受怕”三个词语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面临恐惧时的心理状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听到突然的巨响,顿时耽惊受怕,脸色苍白。
2. 她对蛇有着极大的恐惧,一看到蛇就耽惊受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成语的每个字分开来记忆,例如“耽惊受怕”可以拆分为“耽”,“惊”,“受怕”,并结合每个字的意义来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恐惧、害怕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胆小如鼠”、“惊弓之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看到蜘蛛的时候,不禁耽惊受怕,赶紧跑开了。
2. 初中生:听到突然的枪声,大家都耽惊受怕,纷纷逃离现场。
3. 高中生:考试前的最后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复习,心里不禁耽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