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色
基本解释
◎ 成色 chéngsè
(1) [fineness]∶金银块或钱币中所含纯金或纯银的比例,通常以每一千份中所占的份数来表示
(2) [the relative purity of gold or silver]∶与基体金属混合的度数;相对纯度(如金或银)
(3) [quality]∶泛指质量
这种烟叶味正,成色不错
英文翻译
1.(含纯金银量) the percentage of gold or silver in a coin, etc.; the relative purity of gold or silver
详细解释
(1).金属货币或器物中所含的金属纯度。《大明律·附例七》:“凡收受诸色课程变卖物货,起解金银,须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数,提调官吏人匠,各笞四十。”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时价虽有长落,成色毫无添补。”
(2).泛指质量。《红楼梦》第七七回:“因思跟 贾政 出门,便不肯拿出十分出色的新鲜衣服来,只拣那三等成色的来。” 杨朔 《荔枝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
(3).犹体统。《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説也有,笑也有,狂的通没些成色。”
成色(chéng sè)
发音(chěng s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
指物品的质量或品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
成色一词最早用于描述金银首饰的质量,后来逐渐引申为描述其他物品的品质。成色高指物品的质量好,品质高;成色低则相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
成色一词常用于描述珠宝、玉器、艺术品等有价值的物品的品质。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品德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成色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其中孔子说:“君子不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然则君子成仁而不器,其有过乎?”孔子回答:“仁者,人也;何以为不器?”这里的“器”指的是容器,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不是只看外表,而是注重内在的品质和道德。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
成色是一个名词,一般用作定语修饰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块玉的成色很高,非常值得收藏。
2. 他的画技虽然不错,但是作品的成色还有待提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将“成色”与“成绩”进行联想,因为两者在发音上比较接近。成绩是评价一个人学习或工作的好坏,而成色则是评价物品的好坏。通过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色”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了解更多关于珠宝、艺术品等方面的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色这个词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个苹果的成色好,非常新鲜。
2. 初中生:这本书的成色不错,纸质很好。
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成色高,观点独到。
4. 大学生:这家公司的产品成色一直很高,很受欢迎。
5. 成年人:这幅画的成色很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