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自
成语(Idiom):肇自(zhào zì)
发音(Pronunciation):zhào z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自己引起的,自身产生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肇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肇”意为引起、产生,“自”意为自己。合起来解释为自己引起的、自身产生的,指某个问题、情况或事件是由自己所造成或引发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肇自常用于描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行为、错误或后果是由自己引起的。它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那些不负责任、不思考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肇自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哀公因为自己的不聪明和荒淫无道,导致国家日益衰败。大臣们对此感到非常担忧,在一次朝会上,有一位大臣将这个问题直接指出,用了“肇自”来形容哀公引起的国家问题。这个成语由此而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错误是由自己所引起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肇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失败肇自于他自己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2. 这次事故肇自于管理层的疏忽和不作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肇自”这个成语的发音和意思,来记忆它的含义。例如,将“肇自”联想为“照自己”,表示自己照镜子,看到自己引起的问题或错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肇自相关的成语,例如“自食其果”、“自作自受”等,来拓展对自身行为和责任的认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没有做作业,所以考试不及格肇自于我自己。
2. 初中生:他没有按时交作业,被老师批评肇自于他自己的懒惰。
3. 高中生:他没有好好复习,考试成绩不好肇自于他自己的不努力。
4. 大学生:我没有好好规划时间,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肇自于我自己的懒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