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氊
成语(Idiom):针氊(zhēn chēng)
发音(Pronunciation):zhēn chē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言辞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针氊是由“针”和“氊”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针,指的是用来缝补的尖锐工具,象征着言辞尖刻;氊,是一种厚实的织物,比喻言辞深入人心。针氊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形容说话犀利,刺激人心,使人难以忘怀。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针氊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尖锐刺激,让人印象深刻。在辩论、争论、评论等场合中使用,以强调言辞的尖刻和深入人心的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针氊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形容王莽的言辞尖刻,刺激人心。后来,针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言辞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的情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针”和“氊”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批评总是针氊入骨,让人难以接受。
2. 她的演讲真是针氊人心,让人深受触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根尖锐的针,将它刺入一个厚实的氊织物中,形成了一个深入而刺人的形象。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就可以更容易记住针氊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针氊相近的成语,如“针砭时弊”、“针锋相对”等,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10岁):他的话像针氊一样,刺痛了我的心。
2. 初中生(11-14岁):老师的批评真是针氊人心,让我反思了很多。
3. 高中生(15-18岁):这篇文章通过针氊般的揭露,揭示了社会的一些问题。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他的演讲用针氊般的言辞,让观众深受触动。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针氊”这个成语。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