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触目儆心
发音(Pronunciation):chù mù jǐn xī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看到令人震惊的事物或现象,引起警觉和警惕。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触目儆心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触目”和“儆心”两个词组成。触目指的是看到、遭遇到;儆心指的是警惕、提醒。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看到令人震惊的事物或现象,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和警惕。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看到一些不寻常或令人震惊的事情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他人保持警觉和警惕。它常用于形容某种现象或事件令人震惊,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触目儆心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曹操在宴席上听到一位宾客说:“今天的宴会上,有一个人的眼睛非常奇怪,像火一样发亮。”曹操听后立即起身,观察了那个人的眼睛,发现他是一名刺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触目儆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危险或意外情况,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触目儆心是一个四字成语,结构为“动词 + 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看到这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让人触目儆心。
2. 这个案件的严重性触目儆心,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触目儆心这个成语:
1. 触目儆心可以理解为“看到令人震惊的事物,要引起警觉和警惕”。可以想象自己在观察周围环境时,突然看到一些令人震惊的景象,然后立即保持警觉和警惕。
2. 可以将触目儆心与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学习,如目瞪口呆、目不转睛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触目儆心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警觉、警惕等。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看到老师突然生气的样子,我触目儆心,不敢再说话了。
2. 初中生: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珍贵文物的状况,我们都触目儆心,小心翼翼地观看。
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触目儆心的心态,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我们需要触目儆心地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