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掉尾格
发音(Pronunciation):diào wěi g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一系列行动或事件中,最后一个行动或事件出现问题或出乎意料。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掉尾格”源自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项羽率军攻打齐国,围困了齐王田荣。田荣的妻子邹姬为了救夫,决定献出自己的美貌,以期感动项羽。然而,项羽却无动于衷,最终选择了杀死田荣。这个故事中,“掉尾格”指的是最后一个行动(项羽杀死田荣)出现了问题(未能被邹姬的美貌所感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当你想要形容一个连续行动或事件中最后一个出现问题或出乎意料时,可以使用“掉尾格”这个成语。例如,在一次考试中,学生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但最后一道题却让他们掉尾格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掉尾格”的故事起源于历史记载,具体来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与田荣的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掉尾格”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掉尾”表示最后一个行动或事件,而“格”表示出现问题或出乎意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表现得很好,但最后一项项目掉尾格了。
2. 这部电影一直很精彩,可是结尾掉尾格,让观众感到很失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掉尾格”与最后一个行动或事件出现问题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了解更多有关“掉尾格”的使用场景和相关故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考了满分,但最后一题掉尾格了。
2. 初中生:我们班的足球队在比赛中一直领先,可是最后一分钟掉尾格了,输掉了比赛。
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很多选手表现得很出色,但最后一名选手掉尾格了,让大家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