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dōng wāi xī dǎo ㄉㄨㄙ ㄨㄞ ㄒㄧ ㄉㄠˇ东歪西倒(東歪西倒)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那个向西的稻草棚屋,好像一个东歪西倒的老人,蹲在那里。”参见“ 东倒西歪 ”。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东歪西倒
成语(Idiom):东歪西倒
发音(Pronunciation):dōng wāi xī dǎ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东倒西歪,不稳定或不正常的状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或情况的摆放或状态不正常、不平衡或不稳定,常用来形容东倒西歪、歪歪扭扭的样子。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物体倾斜、摆放不平衡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混乱、不稳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因为喜欢喝酒,常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一天,他喝醉后,东倒西歪地走着,结果一只脚踩在一块石头上,导致他摔倒在地。从此以后,人们用“东歪西倒”来形容东倒西歪、不稳定的状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喝醉了,走起路来东歪西倒的。
2. 这个房子建得不牢固,一经风吹,就东歪西倒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李逵喝醉后东倒西歪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李逵在喝醉后东倒西歪地走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东歪西倒”意思相近的成语,如“东倒西歪”、“歪七扭八”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的书架东歪西倒的,书都掉出来了。
2. 初中生:他的手绘画得东歪西倒的,一点都不规整。
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片东歪西倒,需要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