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疚
成语(Idiom):遁疚(dùn jiù)
发音(Pronunciation):dùn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逃避责任或困难,对病痛或困扰进行逃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遁疚是一个古代成语,由“遁”和“疚”两个字组成。遁指逃避、躲避,疚指痛苦、困扰。遁疚表示逃避责任或困难,特别是对病痛或困扰进行逃避,不敢面对或解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遁疚常用于形容某人因为害怕面对困难或责任而选择逃避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遁疚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二年》:“遁疚不敢告于君。”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官员由于病痛而逃避向君主报告的情景。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遁疚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遁 + 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遁疚责任,一直逃避不肯承担。
2. 这家公司遁疚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遁疚”拆分成“遁”和“疚”两个字记忆。遁可以联想为逃避,疚可以联想为痛苦。通过将这两个字联想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遁疚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逃避相关的成语,如“推诚相见”、“逃之夭夭”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遁疚去上学,因为我害怕考试。
2. 初中生:他遁疚做家庭作业,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
3. 高中生:她遁疚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失。
4. 大学生:有些学生遁疚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害怕面对真实的社会问题。
5. 成年人:他遁疚面对工作上的挑战,总是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