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形影自守
发音(Pronunciation):xíng yǐng zì shǒ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独自守身如玉,不与他人交往或合群。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影自守形容一个人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独自守身如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性格内向、孤独,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四年》:“成公问于季孙曰:‘夫子不欲见,诸有庙事者,皆有司,无庙事者,皆有官,无官者,皆有宗,无宗者,皆有教,无教者,皆有师,无师者,皆有友,无友者,形影自守,何也?’”这个故事中,季孙解释了君主不需要亲自照顾所有事务,因为有相应的官司、宗族、教育和朋友来帮助,而没有这些的人就只能形影自守。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动词+自己+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过去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但是最近变得形影自守了。
2. 她宁愿一个人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真是形影自守。
3. 他性格内向,喜欢形影自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形影自守”联想为一个人的影子(形)与自己(自守)分离,形成孤僻、孤独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人际关系、性格特点相关的成语,例如“孤芳自赏”、“孤军奋战”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有时候会形影自守,因为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
2. 初中生(14岁):我同学最近变得形影自守,不再和我们玩了。
3. 高中生(17岁):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会选择形影自守,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