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贶
成语(Idiom):来贶
发音(Pronunciation):lái kà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或者一方主动去向另一方表示敬意或者贡献。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来贶是由“来”和“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来”表示主动前来,表达主动的态度。“贶”是古代指向贡献、进献。来贶的意思就是主动前来表示敬意或者贡献。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来贶多用于描述主动向他人表示敬意或者贡献的行为。可以用于形容赠送礼物、献上贡品、主动提供帮助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韩国平津侯因为得到了楚国的帮助,想要表示感谢,便主动前往楚国,希望能够奉献一些礼物。楚国的国君楚昭王非常高兴,接受了平津侯的礼物。后来,来贶就成为了形容主动表示敬意或者贡献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来贶”的结构是“来”+“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主动来贶,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2. 我们应该学会来贶,向老师表示感谢和敬意。
3. 他来贶了一大堆书籍,希望能够对研究有所帮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主动地走向另一个人,手里拿着礼物,向对方表示敬意或者贡献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节和敬意相关的成语,如“敬贺新禧”、“恭喜发财”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主动去帮助老师整理教室,向老师来贶了一份礼物。
2. 初中生:我主动去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向他们来贶了我的知识。
3. 高中生:我主动去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向社区居民来贶了我的服务。
4. 大学生:我主动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来贶了我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