胔骼
成语(Idiom):胔骼(zī gé)
发音(Pronunciation):zī g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骨瘦如柴。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胔骼形容人非常瘦弱,骨瘦如柴的样子。这个词语多用于形容人的身体状况非常差,骨头都凸现出来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胔骼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身体状况非常差,瘦得只剩下骨头了。可以用于形容长期营养不良、疾病折磨等情况下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经历困难、艰苦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蓝田侯传》中有一句描述:“胔骼之臣。”胔骼一词最早出现在这里,形容蓝田侯的臣子身体瘦弱,骨瘦如柴。后来,这个词语就用来形容人非常瘦弱的样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胔骼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胔骼”表示瘦弱的意思,名词“人”表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胔骼,只剩下皮包骨头。
2. 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她变得胔骼了。
3. 老人年纪大了,瘦得胔骼。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骨瘦如柴”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瘦得只剩下骨头,就是胔骼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病得胔骼,连上学都去不了。
2. 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肥,她终于瘦得胔骼了。
3. 高中生: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扮演一个胔骼的人,需要通过特殊的化妆来展现瘦弱的形象。
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成员都是胔骼,因为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剧烈的训练。
5. 成人: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他变得胔骼,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