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令
成语(Idiom):钧令(jūn lìng)
发音(Pronunciation):jūn lì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君主的命令权威无比,不可违背。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钧,古代称重量的单位,为十两。令,古代君主的命令。钧令这个成语形容君主的命令权威无比,不可违背。在古代,君主的命令就像千斤重的锤子,重重有力,无人能够抵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来形容某人的命令具有极高的权威和不可违背的性质。可以用在描述君主的权威,或者形容某个人的命令不容质疑,必须服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周朝的昭公命令大夫伯阳,将一只犬牙交给他。伯阳拿着犬牙,犹豫不决,不敢接受。昭公对他说:“这是我君主的命令,你怎么可以违背呢?这是钧令,你必须服从。”从此,钧令成为了形容君主命令权威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钧令的结构是“钧”和“令”两个词组成。其中,“钧”是古代称重量的单位,“令”是古代君主的命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君王的钧令无人敢违背。
2. 老师的钧令让学生们非常害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钧令”与君主的权威联系起来,想象君主发出的命令就像千斤重的锤子,无人能够抵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更多与权威和命令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号令如山”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的钧令让我非常害怕,所以我乖乖完成了作业。
2. 初中生:班主任的钧令要求我们每天早晨六点半到校,不能迟到。
3. 高中生:校长的钧令要求我们不得在校园内吸烟,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