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谬
基本解释
差错;谬误。《韩非子·八奸》:“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应瑒 《奕势》:“时或失谬,收奔摄北,还自保固,完聚补塞。”
成语(Idiom):失谬
发音(Pronunciation):shī m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言谈举止不合时宜,荒唐可笑。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失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说话或行为荒唐可笑,不合时宜的情况。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与事实相悖,违背常理的荒谬之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失谬常用于批评他人言行不当、荒唐可笑的情况,也可以用于自嘲或戏谑自己的错误言行。在正式场合或严肃的讨论中使用时,可以表达对对方言行不当的不满和批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当时项羽派人给刘邦送了一把剑,刘邦接过来就装作割自己的脖子。这个行为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荒唐可笑的,称之为“失谬”。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谬是一个形容词,由“失”和“谬”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论完全失谬,让人不禁捧腹大笑。
2. 这个笑话太失谬了,简直难以置信。
3. 他的行为举止如此失谬,让人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失谬”拆分为“失”和“谬”两个字,然后联想“失去了常理,荒谬可笑”。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失谬相关的成语,如“荒谬绝伦”、“滑稽可笑”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笑话真是太失谬了,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2. 初中生(13-15岁):他的言论完全失谬,大家都不再相信他说的话。
3. 高中生(16-18岁):这个政治家的行为举止如此失谬,让人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这个电影的情节太失谬了,根本无法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