篔房
成语(Idiom):篔房(yǐn fáng)
发音(Pronunciation):yǐn f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意见或建议。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篔房是由“篔”和“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篔指用竹子编成的竹篓,房指房屋。篔房原指以竹篓搭成的简陋房屋,比喻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意见或建议。形容人的思想狭窄、不开放。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篔房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固执、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导致无法与他人合作或取得进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篔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十五年》。故事中,晋国有个人名叫鲍叔牙,他在晋国的政治事务中表现得很聪明,因此受到了国君的重用。但是,鲍叔牙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固执己见,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国君为了教训他,特意安排了一个场景:国君命人用篔房搭建一座房屋,要求鲍叔牙进去看看。鲍叔牙进去后,篔房因为固执己见而无法承受外界的压力,最终倒塌了。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人们,固执己见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主语为“篔房”,谓语为“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意见或建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住在自己的篔房里,对别人的意见从不听取。
2. 这个领导太篔房了,不肯听取下属的建议,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固守在自己的篔房里,不肯出来接受外界的意见或建议。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固执己见相关的成语来扩展知识,例如“井底之蛙”、“亦步亦趋”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篔房,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
2. 初中生:他在学习上总是篔房,不肯听取老师的指导。
3. 高中生:有些同学在选专业时非常篔房,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导致后来后悔不已。